唐代医家唐代医家王焘故事故事_【中医宝典】

...在孙思邈《千金要方》问世后一个世纪,唐代又出了一部医学名著,它就是王焘所著《外台秘要》被历代医家称为“世宝”,医家普遍认为:“不观《外台》方,不读《千金》论,则医人所见不广,用药不神。”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68.html

滑伯仁,元末明初著名医家_【中医宝典】

...滑寿,字伯仁,晚号樱宁生。为元末明初著名医家。约生于公元1304年,卒于公元1386年,享年83岁,死后葬于余姚黄山九枝松。 滑氏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元初他祖父到江南一带作官,因而迁到仪真(今江苏仪征县)、余姚(今属浙江省),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70.html

《黄帝内经太素》遗文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条见同上。实大病久可治。平按:此条见同上。又按:《素问》王注云:“久病血气衰,不当实大,故不可治。”新校正云:“详经言实大病久可治,注意以为不可治,《甲乙经》、《太素》、全元起本并云可治。”复引巢元方云:“数大者生,细小浮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06/213.htm

《史记》中的医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作者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年)。书中汉武帝以前有关名医传记、医药史事、医籍文献等都有所反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司马迁为先秦名医扁鹊和西汉医家淳于意所立传记,开创了在正史中为名医立传...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1.htm

现代发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四诊之一,是一种独特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源远流长,从其起源到形成诊学体系,是经过了历代医家长期整理、研究、总结而发展,亦是由实践到理论升华过程。 诊学因其具有明显中医特色而成为中医标志。经过历代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1.html

“隐曲”含义种种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丁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隐曲”一词,主要出现在《素问》和《素问》相关注释本中,而后世各医家其他著作中论述较少,或者说根本没有论及。通过检索发现,现代医家该词论述也较少。在古代和现代这些少之又少理论涉及中,“隐曲”一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328.html

人迎气口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分”,当指寸部。“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即左手寸部为人迎,右手寸部为气口。后世医家多附和此说,但人迎气口部位究竟在寸、在关又有分歧见解。认为在两手寸部者,如唐·孙思邈说:“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元·李呆也认为人迎...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4.html

贾岛创作态度

...人们贾岛评价。后来人常常以“险僻”二字来评论贾岛诗,那实在是不恰当。 尽管人们也能举出若干证据、说明贾岛诗对于后来诗坛发生了不良影响。比如,宋代有所谓江湖诗派,明代有所谓竟陵诗派,以及清末同、光年间流行诗体,一味追求奇字险句,...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197.html

赵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仲衡,号石亭子。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精岐黄术,虽为制举,医业不废,以诸生入监贡。因获夏贵溪赏识,携其入京城。因治愈皇帝疾,官至太医令。不欲久仕,辞官归里,着书行医,遇乞医者即赴之,不受人金帛,且施药不怠。善太素。着有《春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93.htm

彭用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以医术闻名于当地,后旅游并行医于河北、河南、江浙和广东等地,疗效卓著。喜言太素,着有《体仁汇编》五卷(1549年)。此书摘录王叔和、李东垣诀药性等书及治验方药,及同县赵铨《太素钞》之精萃等。另着有《潜溪...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220.htm

共找到914,7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