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讲故事当成识字课_【中医宝典】

...有所成就的人都不乏丰富的想象力。《我给女儿讲故事》作者没有把“识字”当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途径,是明白的、聪明的家长,这种做法值得效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552.html

处方章_《韩氏通》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凡七则)男八岁至六十四,女七岁至四十九,即大衍自然之数。有病者主精血,过此以往,有消无息,是为老人,宜专调气,不可以病例治矣。然自浇漓以来,男尤先涸,故四十、五十,即中寿之年,雅补剂。壮年色劳者,惟退热不必补。孀尼不能无情,怨旷多情,...

http://qihuangzhishu.com/236/7.htm

雷后兴:畲疳积_【中医宝典】

...畲族医学(畲)是我国民族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畲对疾病的认识不同于中医和其他民族医学,其中疳积理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就我们根据雷老先生等儿位名畲有关疳积的理论与实践整理出的畲疳积介绍如下。 畲认为,疳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17.html

《刘河间伤寒鉴》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马宗素·元 伤寒脉证 六经传受 汗下 阳厥极深 湿热发黄 不得眠 呕吐 湿热下利 霍乱 好用寒药 小儿疮疹 ...

http://qihuangzhishu.com/156/index.htm

_《古今彻》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如常者可治.舌缩不能伸不能言者不治.此伸缩之难易辨也.实渴则喜冷冻饮料.恣而无厌.虚渴则喜热饮.少与即止.此饮之寒热多少辨也.以上分别.最详细.而其尤要者.在兼脉与症.而察其虚实.施其补泻.他不具.只如舌黑焦枯.或肿或刺.群工视之不辨...

http://qihuangzhishu.com/735/19.htm

《医学源流》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加减 方剂古今 单方论 禁方论 古今方剂大小 药误不即死 药石性同用异 劫剂 制药 人参 用药如用兵 执方治病 汤药不足尽病 本草古今 药性变迁 药性专长 煎药法 服药法 必备药 乩方论 热药误人最烈 薄...

http://qihuangzhishu.com/160/index.htm

关于《中国历代选讲》的材料处理问题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中国历代选讲 名医 笔者和导师陈大舜教授合作编著的《中国历代选讲》,已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了(1997年)。在本书的编著过程中,当时碰到的困难之一是,怎样选择典型?怎样妥善处理所选与该医家整体著作的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4.html

医道积习通弊_《顾松园镜》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拾几方,专恃口给,诡言神授,假托秘传,亦俨然自附为!试问其脉,果能辨浮沉迟数大小滑涩二十八脉之体象,及主用兼脉也?试问其药,果能明诸品之升降寒热温平毒之性,及主治参互之遵,简误之避耶?试问其立方,果能别奇偶大小缓急复七方之应用何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gusongyuanyijing/617-8-0.html

序_《》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性情率野学问粗疏不宜处于公卿之间而与公卿之事,力却而善辞之。于以知先生,达无加穷,亦无损,二十年前尝请其着一医说寿世,先生以为斯未能信,迟之又久。顷始邮到近着《》一书,嘱为校序,伏读久之,始而异其名之奇,继乃悉其之正,终且叹服其...

http://qihuangzhishu.com/291/2.htm

贯》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巫闾子医贯序 卷之一\玄元肤 内经十二官论 阴阳 五行 五行各有五 卷之二\主客辨疑 中风 王安道中风辨 口眼 斜 厥 伤寒论 温病 郁病 卷之三\绛雪丹书 血症 附方 卷之四\先天要(上) 八味丸方 张仲景八味丸用...

http://qihuangzhishu.com/728/index.htm

共找到158,9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