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它既是预防疾病的手段,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目的。可见和谐思想也贯穿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始终。 综上所述,中医学始终重视“和”,中国哲学思想、传统文化“以和为贵”,侧重在“和”,表现为生命观——精气神的和谐,人体内部及人与自然天地的和谐为...
...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次表彰“国医大师”暨召开座谈会就是最好的例证。此举必定会推动中医药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非常拥护政府部门的举动,并且就此次活动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国医大师”评选要长期坚持下去。最好每年评选一...
...人文精神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在医学走向人学,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走向融合的今天,加强中医文化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与全面发展的高等中医人才的重要环节。最后,有助于中医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医,巩固专业思想,增强中医信心。中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
...本报讯 (记者高新军)国医大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李玉奇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8日15时13分在沈阳逝世,享年95岁。李玉奇曾任辽宁中医学院副院长兼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原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始人...
...心境纯净,性格开朗,立志养德,精神乐观是健身的要素,长寿的法宝。王玉川,1923年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首届国医大师。王玉川已86岁高龄,行医、教学60余年,著作等身,编有《...
...陕西中医学院教授张学文已经74岁了,是首届30位国医大师中年龄最小的,身体一直不错。谈起养生保健这个话题,他总结出8个字:“恬淡心态,饮食有节。”“耿直为人,认真做事,实事求是,是我做人的原则;治病救人,培养学生,是我日常的工作;继承发扬...
...摘要:易学与中医学的会通问题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一个特定的层面即思维方式的层面探讨了这一问题,提出“象”思维是医易学共同的思维方式,是医易会通的交点。“象”思维包括“象”思维方法和“象”思维模型,本文认为“象”思维方法是一种模型...
...□ 单德成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医大师朱良春在2011年春节从南通写了封贺信,寄给我的同事李夏亭先生,在信笺上盖了一方印章,上面是“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十六个字。1917年出生的朱老谦称虚度九五(95岁高龄),他曾介绍...
...车马衣裘十分华美);裘膻(裘皮和膻气。代指清兵);狐裘;裘氏(周礼官名。制皮衣的工匠);裘冕(上古帝王祭天时所穿戴的衣冠) 古代制皮工匠的一种 [furrier] 假借为“求”。求取 [strive for;seek] 熊罴是裘。——《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