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医宝典】

...一、文献整理研究 中医药学典籍,先秦到两汉时期已经相当丰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少医家对《黄帝内经》、《八十一小品方》认为,只有恰当地掌握火量,才能使火气沿着经络达到病变部位。火量过大,易燃伤机体;火量过小,火气不能抵达病变部位,不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80.html

简论中西药结合_【中医宝典】

...药学与医学,是构成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方面。二者的区别在于各有侧重;联系则在于互为依存。没有药学,医学则失去其防治作用的物质基础;没有医学,药学则失去作用对象。 中西药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02.html

经变画中的古典医学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形象医学”是指“经变画”中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与生活中同疾病作斗争的方式方法形象化的表述。敦煌壁画中经变画的“形象医学”,有近百幅之多,其中30被选入《敦煌中医药全书》。 这些壁画以治病救人、揩齿刷牙、剃头洗浴、气功健身、洒扫庭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46.html

中医体质研究谈_【中医宝典】

...目前在中医学术界,关于对“体质”的研究有“人体体质”与“中医体质”的两种提法,这里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学术见解,但其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强调“体质”在发病与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因此,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本文将两者的称谓暂且合称为“医学体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906.html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_《中医儿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儿科,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中医儿科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

http://qihuangzhishu.com/79/2.htm

物理诊断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95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黄大有编译的《物理诊断》一书,奠定了我国物理诊断教学的工作基础。1951年2月陈锵翻译了卡博特《物理诊断》第十三版,由东北医学图书出版社出版,1977年12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由黄大有,黄萃庭主编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07.htm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书目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目录,就是明末殷仲春的《医藏书目录》。又名《医藏目录》。 目录,是指一书的篇章或群书经过整理,登记之书名。余嘉锡《目录学发挥》称:“目谓篇目,录则合篇目及叙言也”。在我国目录学史上,专科目录的产生,先于系统目录。最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47.html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出现了如周学海这样对诊断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全面总结,并对脉理论深入研究做出贡献的医家及其《脉四种》等较高水平的著作。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在此期也不断得到发展。1920年曹炳章(赤电)撰有《彩图辨舌指南》,本书有论有图,有治法有医案...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0.htm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郭雍、张洁古、庞安常、李东垣、朱丹溪等人之说;张氏虽未明确反对方有执的错简重订说,事实上却形成相互对立的两种观点。他的学生张志聪、张锡驹承袭师说,进行发挥,形成伤寒中的维护旧论派。二、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与发展明代医学在诊断学、病案书写格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6.html

肝病文献_【中医宝典】

...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肝病文献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233.html

共找到63,2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