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脏器相关联的功能,比如中医学上的“肝”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部分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这也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一种体现。 木、火、土、金、水分别与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官(目、舌、口、鼻、耳)、五体(筋、脉、肉、皮毛、骨髓)、...
...指导思想来认识自然界、生命过程、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处理疾病的诊治和养生等问题的。 (一)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天地一体 《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有“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的说法,就是以“天地”来泛指整个自然界。所谓“天”,“在天为气”,在此...
...争鸣,继续加强中西医团结。 12月 卫生部修订六年制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是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体魄健全,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并有现代医学一般知识的中医师,业务课程共开设24门,医古文、中国医学史、医经(包括内经和药理学、内科学与外科...
...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 【六经】 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在古代临床上多用六经的名称及其所表现的症候特点来说明疾病部位的深浅(表里)和疾病发展的阶段,作为诊治急性热病(...
...现代医学家(1914-1984年)。字鸿滨,四川江津县人。幼习四书五经,有较坚实经学基础,后就读江津国医专修馆,于文史训诂,均有长进。后于1936年赴上海入中国医学院,并问业于沪上名家陆渊雷等人。抗战时返乡悬壶。并创办《华西医药杂志》。...
...外感病(多见发热)辨证方法之一。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六种证候分类名称。又称为“六经病”。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的,称为“太阳病”。当病邪向内发展,由表寒证转变为里热证,出...
...四肢沉重疼痛,脉微细或沉。 (二)热化证(向热证转化):心烦、失眠,脉沉细数。 「厥阴证」 厥阴证主要表现为手足清冷,消渴,气往上窜,心中发热而痛,虽饥而不欲食,腹冷腹泻,呕吐,甚或呕出蛔虫。 以上是中医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按其实质来说,与...
...当归10克。7剂,水煎服。 2010年4月26日二诊:药后水疝好转,大便畅利,每日1行(家长用“非常好”描述),尚有盗汗、口干。舌苔白,根腻,脉细弦。辨六经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辨方证属桂枝龙骨牡蛎汤合赤小豆当归散加细辛方证。处方:桂枝...
...□ 曹恒 北京先有康中医技术研究院 《内经·素问》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作为大自然的精灵,只有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这个宇宙时空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养生是人们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为了保护生命、繁衍后代、保持...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报载,在今年6月19日下午召开的国医大师表彰及座谈会上,国医大师朱良春在发言中吟诵了北宋大儒张载(横渠)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了其为中医事业竭尽绵薄之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