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分卷介绍_【黄帝内经】

...以后失传。 (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基础上进行校勘,...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5.html

太平惠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官方设立专门经营药品机构名称。太平惠民之名称是渐次改易而成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将药物也列入国家专卖。适应这一形势成立了合卖药所,又名熟药所,负责制造和出售成药。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时,熟药所中制药和卖药业务已明确划分。...

http://qihuangzhishu.com/194/737.htm

太医令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医官名。为太医中之最高医官,主管该局工作。北宋熙宁年间曾一度设置太医提举1人,其职权与太医令相同。...

http://qihuangzhishu.com/194/711.htm

北宋解释_北宋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朝代名。(西元960∼1127)​宋太祖建隆元年至欽宗靖康二年,稱為「北宋」。建都汴京,歷九帝、一百六十七年,分別與遼、西夏、吐番、大理等國為界,後為金所滅。國勢積弱不振,但文學、藝術成就極高。...

http://hanwen360.com/c/16337.html

读《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有感_【中医宝典】

...以来,载有中医药书籍目录著作甚多。作为独自成篇中医文献目录,一般认为最早是南宋绍兴年间《秘书省续编四库阙书目》中的《医经目录》,惜已佚亡。自宋代活版印刷术发明和校正医书建立,医著出版宏富,传播广远,为适应检阅、考究需要,中医文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466.html

惠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医药机构名。北宋政和(1111-1117)年间,经尚书省提议并征得征宗同意,将原有卖药所改名为“医药惠民”。这一时期,惠民还负责流行病防治中的医药施散。...

http://qihuangzhishu.com/169/841.htm

《伤寒论》在线阅读

...成立校正医书,对诸多医学古籍进行校勘整理,《伤寒论》则是其中之一。 现该书通行本有两种:一是明代赵开美据宋治平本(林亿等校正原刊本)影刻本,一是金代成无已《注解伤寒论》本。此外,《脉经》、《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中均载有《伤寒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4.html

《医门要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清·王泰林撰。原系抄本。经周小农整理校正刊行。本书概述中医临证辨证论治常法,内科杂病、妇科病辨证论治十分严谨。详辨各证寒热、虚实,注重气机升降在机体重要作用。内容简要,颇有见解。1949年后经北京中医学院整理,改名为《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45.htm

《医门要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清·王泰林撰。原系抄本。经周小农整理校正刊行。本书概述中医临证辨证论治常法,内科杂病、妇科病辨证论治十分严谨。详辨各证寒热、虚实,注重气机升降在机体重要作用。内容简要,颇有见解。1949年后经北京中医学院整理,改名为《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79.htm

医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温病派巫医五禽戏下工小方脉(少小)校正医书学、撰、辑疡医医案医工医话医经医林医论御医针灸铜人中工祝由...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shi-2734.html

共找到1,049,6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