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著作。又名《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九卷。清·高亿注。刊于1867年。本书为《素问》全注本。每篇首记大意,次分段引录原文,其后分注、浅讲二项。注,为个别字词解释;讲,用较通俗文字对该段原文加以说明。其中刺法论第七十二、本病论...
...(病由于风则憎风。刺眉头者,足太阳之攒竹穴也。憎,早登切。)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素问·长刺节论》。《风论》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即此之谓。炅汗,热汗也。刺...
...此第七卷中运气七篇大论文,亦非社会上通行之文,仅是在少数人手中师徒传授,故此言师氏,疑系王冰亲授之师。且据今存本运气七大论注释中诸多精辟之见,则王冰或兼受师氏有所讲授。 据上文可见,王冰所掌握之《素问》版本,不仅有一般之通行本,且有诸多古传...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九第三十四《逆调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一上篇。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身体发热,而苦热①而烦,是为阳胜故也。平按:《甲乙》无“为之热”三字,《素问》...
...证名。指上焦心肺之热。出《素问·刺热篇》。治宜清泄心肺热邪。《素问识》卷四:“胸中膈上,乃心肺之宫城,主胸中热者,泻肺热也;膈中热者,泻心热也。不曰心肺,而曰胸中、膈中者,意言热在气分,而不干于藏真也。”...
...,六日死。其动为嚏。 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 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 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 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 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 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
...仲景《伤寒》:少阴病,但欲寐,是肾水之旺者,三阳合病、但欲眠睡、是胆火之旺者。此之好瞑,缘胆火之旺也。此亦缘火旺而水亏,刺足少阴,泻肾热以救癸水也。热病始于头首者,刺足太阳而汗出止。热病始于手臂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
...证名。鬲通膈。指心热。出《素问·刺热篇》。《素问识》卷四:“胸中膈上,乃心肺之宫城,主胸中热者,写肺热也,膈中热者,写心热也。不曰心肺,而曰胸中、膈中者,意言热在气分,而不干于藏真也。”...
...(《素问·气穴论》《长刺节论》《通评虚实论》《灵枢·热病篇》《杂病篇》《四时气篇》《九针十二原篇》)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素问·气穴论》。天突,任脉穴。十椎,督脉之中枢也。此穴诸书不载,惟气府论督脉气所发条下,王氏注曰...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