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国药典》牛黄上清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牛黄上清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中国药典》:牛黄上清丸【处方】牛黄2g 薄荷30g 菊花40g 荆芥穗16g 白芷16g 川芎16g 栀子50g 黄连16g 黄柏10g 黄芩...
...〔害〕苦涩性温,却又泄气,病患气虚,咳痢初起者勿服。凡咳嗽因于肺经实热,泄泻因于湿热所致,气喘因于火逆冲上,带下因于虚热,而不因于虚寒,及肠 初发,湿热正盛,小便不禁,因于肾家虚火,法并忌之。至于带下本于湿热,喘嗽实由肺火,用之立致杀人,...
...呕吐取中脘、三里也。刺哕取乳下黑根尽处,及脐下三寸,皆大验也。治各见本门。三曰肺、大肠。经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云∶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下廉是也。其肺逆曰咳喘,取天突、人迎泄之也。治亦各有门。四...
...金姓喉症症脉相反终归不治 喉蛾治验 虚烂喉风治验 结毒烂喉治验 伤寒太阳症用蒸法取汗治验 刘姓子泄泻危症治验 某妪血痢危症治验 静修庵尼湿热痢治验 肠痈治验 陈铬甫痿症治验 李封翁痰火症治验 桑观察痰火上攻上实下虚治案 高太太痰火喘逆治验 ...
...单方》等书,其子吕梦征亦有医名。 清初以姜氏最为著名 清代初期,龙砂地区的医家以姜、叶两家世医,尤其姜氏最为著名。 华士姜氏家传医学九世,历盛200余年。二世姜礼字天叙,生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卒于雍正三年(1725年),著作有《风劳...
...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
...(方药虽效,责在节欲戒酒,方可除根。附脏毒下血,大便脱肛)肠风便血(壮实者宜用)槐角子五钱 黄连 枳壳 地榆 贯众各三钱水煎服。昔潘大司马患此,孙文垣用此方治之,一服即止。因书其方于壁间,遇有便血者治之,无不立愈。大肠泻血(虚盛兼宜)发灰...
...白矾。赤名绛矾,能入血分,伐肝木,燥脾湿。同苍术、酒曲、醋和为丸,酒下,治木来克土,心腹中满,或黄肿如土色者,名伐木丸,乃上清金蓬头祖师传方。〔修治〕皂矾,以其可染皂色故名,深青莹洁者良。泽兰〔害〕性虽和缓,终是破血之品,无瘀者勿轻用。〔利...
...八月采根,蒸剥去皮,四破去心,必须曝于日中,或火烘干用。地骨皮〔害〕中寒者勿用。〔利〕甘淡而寒,凉血清三焦,降肺中伏火,除肝肾虚热,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主传尸有汗之骨蒸。去风邪者,肝有热则风自内生,热退则风息,与外感之风不同。能退内潮,人所知也...
...、舌面及口腔黏膜见散在疱疹、溃疡,手足、手腕、双踝、臀部附近见散在淡红色疱疹,摸之触手。舌淡红,苔黄腻,脉滑。 【诊断】 手足口病(中医:手足口病)。 【辨证】 外感风湿邪毒。 【治法】 疏风解毒化湿。 【方药】 金银花lOg,连翘lOg,...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