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小心阴暑来袭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夏季高温时,许多人喜欢整夜开着空调睡觉。而到了初秋,由于白天依旧较热,就还保持着这个习惯。事实上,在夏秋交替的季节,晚上的气温往往偏低。 这样一来,白天受热晚上又突然受寒,很容易感冒,这种感冒,就是中医所谓中了阴暑。 引发阴暑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427.html

忙种之际也养生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97.html

吃喝穿戴防止中暑_【中医宝典】

...痉挛,人在高温环境中,身体会大量出汗,丢失大量盐分,使血液中的钠含量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 ■中暑症状有轻有重 在中暑的时候也有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高温环境下,人们首先可以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662.html

养生:想要精神好需敬重午睡_【中医宝典】

...以往西方人没有午睡习惯,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也开始学午睡,因为科学家发现:人在一天之中有两个睡眠峰期。第一峰期位于凌晨1—2点;第二个峰期位于中午1—2点,为次要峰期。顺应生物钟的睡眠峰期适时而眠,人才会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同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363.html

望梅止渴说杨梅_【中医宝典】

...悠长。 杨梅滋味甜酸适口,老幼爱食。其果肉含糖分,性平味甘,有生津止渴、解暑止呕、消食开胃和清肺润喉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杨梅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溃恶气初秋时节,若人们常感津少口渴,食积腹胀,可以试试杨梅泡酒。 杨梅含有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50.html

莲藕初秋滋补的几款美味食谱_【中医宝典】

...初秋,又到了进补的季节。有些人习惯用动物食品来进补,其实有些素食的营养和滋补作用不亚于荤食,莲藕就是一种理想的素食。 莲藕又名莲根, 含大量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肉质肥嫩,白净滚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8422.html

男人小心啤酒病_【中医宝典】

...啤酒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称为液体面包,适量饮用,对散热解暑、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和消除疲劳均有一定效果。但近年的医学研究发现,如果人们长期大量饮用啤酒,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专家称之为啤酒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8921.html

饮食养生度苦夏_【中医宝典】

...、暑湿的有效手段,并对增强人体在秋冬季节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徐厚平博士说,中医养生常强调药补不如食补,可见食补在健康养生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那么,在炎炎夏日里如何注意饮食,安然度过民间常说的苦夏呢?他根据在临床上的观察、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873.html

老年秋季起居养生三坚持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能力,即机体的自身免疫力。 1、坚持秋冻。俗话说:春捂秋冻,要遵循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的规律,气温下降但不要急于添加过多的衣服,使身体有抗御风寒的能力,增强身体抵抗力。但秋冻也不能过头,有支气管炎、胃炎等病史的人,则要注意适当保暖,防止...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530.html

大暑宜食老鸭汤_【中医宝典】

...由于夏季气候炎热而又多雨,暑热夹湿,常使人脾胃受困,食欲不振。因此需要用饮食来调补,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达到祛暑消疲的目的。营养物质应以清淡、滋阴食品为主,即清补。老鸭就是暑天的清补佳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510.html

共找到288,9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