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根海 天津中医药大学 编者按:中医典籍浩如烟海,要学好中医,必须看懂古医籍。而学好医古文,就是通向医籍宝库的途径。读懂古籍,深明医理,是每一个中医人必备的常识。 汉字是具有形、音、义统一的表意性文字,其音后来发展称为音韵学,其义后来...
...国语辞典 團體組織記錄各會員姓名、籍貫、職業、住址等資料或有關事務的簿冊。 參加團體組織的會員資格。 如:「經過我方出席代表的努力,我國的會籍終於得以確保。」...
...姑舍是。余于安道之医。深有取焉尔。(医史)四库全书提要曰。医经溯洄集一卷。元王履撰。履字安道。昆山人。学医于金华朱震亨。尽得其术。至明初始卒。故明史加载方伎传中。其实乃元人也,尝以伤寒论中。阳明篇无目痛。少阴篇。言胸背满。不言痛。太阴篇。无...
...(形声。从竹,耤( 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book;register] 籍,簿书也。——《说文》 乃以九畿之籍。——《周礼·大司马》 掌邦国宾客之体籍。——《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
...以约。而识之以籍。则使后之业者。将何取衷哉。于是博采诸家。审脉论证。辨名定经。微妙之语。与夫用药君臣佐使寒热温平缓急之方。备着于书。曰诊翼。曰医辨。曰药径。曰素问评林。曰医家四书。曰伤寒解惑。曰女科要论。曰衍嗣宝训。曰痘疹笔议。曰外科集验。...
...、粤、燕、赵等地,并留四明(今宁波市),居天一阁达五年,征文考献,不遗余力,故称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嗣后,归里业医,名噪乡闾,诊余之暇 ,著书立说,计有《本草从新》《成方切用》《一源必徼》等十种(据《从新•自序》曰:“拙著...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
...徒。诚扁鹊之遗范也。其书之已成,受业者奉之,屡请刊行。翁喟然欢曰∶过矣!刊行何急?世所刊之书,后欲废者,往往有之,皆卒然之过也。药论者,医之大本,究其精良,终身之业也。今刊未校之书,传乎不朽,为人戮笑,宁蠹灭于椟中,终不许焉。翁卒暨于今十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