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案沿革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对临床诊疗作了如实记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治疗25病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病案。宋代已有医案专著问世,许叔微《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案专著。明清时期,收集和研究病案工作被重视,有不少...

http://qihuangzhishu.com/92/87.htm

含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含义是血脉经络,诊脉是对血脉经脉检查,由开始全面检查包括经脉、络脉、经水、经筋、皮部等全面了解,而不是单纯脉动,最主要是包括色诊或与色诊有一定交叉,逐步形成独立脉动。 自今天而言中医所指当然是跳动表现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6.html

交会穴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较高学术水平毕业论文,并获得博士学位。她还从杨甲三教授应用八交会穴之病案入手,从单独用、相生配穴、同气配穴、灵活配穴及与其他腧穴配用等方面,分析了杨甲三教授运用八交会穴辨证、立法、处方用穴、针刺手法等方面经验,尤其对杨甲三教授对八...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3.html

356例病案报告显示:薄白苔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率低_【中医宝典】

...“舌为脾之外候”,舌象与脾胃生理、病理关系极为密切。近日,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研究人员通过收集、分析3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病案资料,印证了这一中医理论,发现淡红舌,薄白苔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低于其他各种舌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111.html

发展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经》有关脉诊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方法、名、正常、病以及死认识,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法”、“人迎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舌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和重视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误区_【中医宝典】

...中医以三指搭,从患者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神化,常常对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他们对博大精深中医学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07.html

对四发展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对症状观察和描述细致人微。如望诊中“审神气存亡,可知病死生;察色泽天,形态常变,可别病轻重浅深(中医诊断学讲义);对于面色望诊,舌以及耳、鼻、口唇、牙齿和小儿指纹望诊,是十分细致,是其他医学所不及千年来,祖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8.html

解释_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两或两以上 sundry 由骑兵组成卫队 少数 few;just a few 相对来说没有朋友 国语辞典 多少個。 如:「幾個人」、「共有幾個」。 少數。 紅樓夢.第四回:「雖也上過學,不過略識幾個字兒。」...

http://hanwen360.com/c/363465.html

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医宗金鉴》则以左寸候心、膻中,右寸候肺、胸,左关候肝、胆、膈,右关候脾胃,两尺候两肾,左尺配小肠、膀胱,右尺配大肠,又以三部分候三焦。 关于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三种。 遍诊法 遍诊法,即《素问》三部九候诊法。是遍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3.html

实用_【中医宝典】

...实用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十种,你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老牛学,多了多余,少了不够,看下去就知了。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看,多简便]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28.html

共找到920,1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