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_【中医宝典】

...),进行彻底消毒。 进针法 在进针时要避开发囊、瘢痕及局部感染处,以免引起疼痛。初学者可用指切进法,即以左手拇指的指甲掐切头穴,右手持,针尖紧靠指甲缘,迅速刺入皮下。进针方向头皮成15~30度角。熟练后,可用快速进针法以减轻疼痛,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9.html

具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芒的结构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针尖(针芒):的前端锋锐部分,应圆利,不宜太锐。身:针尖和柄之间。芒的长短、粗细的不同规格,主要指针身而言。身应圆滑、粗细均匀。根:柄交界的地方。此处要牢固、以防脱落。柄:在身之后,...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6.htm

电热疗法_【中医宝典】

...食指、中指压住体的两侧,右手持柄,稍加提插捻转出,如发生体粘连可多提插几次。此种在液体较少的组织内,由于温度的关系,有时会组织粘连,所以出时不能硬拔。 5. 适应症 此种术为治风湿寒证最理想的方法。治疗风湿及寒痹、如关节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7.html

朱元思中心思想_【古诗文大全】

...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朱元思》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的一封书信中的一个片段。本文叙述作者乘船桐庐自至富阳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214.html

凌云骨_《正骨心法要旨》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凌云骨,在前发际下,即正中额骨。其两眉上之骨,即俗名左天贤骨,右天贵骨,两额角也。跌打损伤皮破二目,及面浮虚肿,若内损瘀血,上呕吐衄,气虚昏沉,不省人事,身软,面色干黄,遍身虚浮,躁烦焦渴,胸膈疼痛,脾胃不开,饮食少进,先服疏血丸,再以...

http://qihuangzhishu.com/315/19.htm

太乙神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隔布七层,不伤肌肉,非若铁针金石艾灸,令人傍徨畏惧。末有秀水杜文澜跋,谓同治甲子春,得是于旧好王省三司马,以原刻穴图病原,间有舛误,因略加考正,重授梓人”云云。因为文中有“道人踵署”句,故有人臆说此出于“异人”、“神人”之手等等,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09.html

朱元思鉴赏_【古诗文大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其中,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朱元思》,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且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215.html

经标幽赋_《经指南》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经。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头有病而脚上。巨刺缪刺各异,微针妙刺相通。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视沉浮而辨脏腑之寒温。且夫先令耀而虑损;次藏口内而欲温。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

http://qihuangzhishu.com/933/3.htm

挑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在治疗痧胀急症中也介绍使用挑法、针刺法。清同治四年(1865年),吴尚先因为见到民间很多治疗方法效果甚佳,也排除一切困难,对民间各种外治疗法收集和整理,写了《理瀹骈文》一,介绍了不少民间挑治法。 【操作方法】 操作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44.html

论盛孝章 / 曹公论盛孝章赏析_【古诗文大全】

...这篇文章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孔少府集》,又名《曹公论盛孝章》,是204年(汉献帝建安九年),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曾任吴郡太守,因病辞官家居。孙策平吴后,对当时名士深为忌恨,孝章...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513.html

共找到286,8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