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治理论的再探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养阳”是指导养生保健的;“补阳”是为了祛疾治病的。 ●夏天周围环境气温高、阳气盛,有助于养阳、补阳的实现。这就是夏治疗效显著的根本原因。 对于夏治的理论,几年前笔者曾从“太阳欲解时”的角度予以探讨(见《中国中医药报》2005...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854.html

夏治注意事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夏治”也就是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通过中药贴敷等方法,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其康复。因为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贴敷,药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8737.html

夏治防治慢性气管炎_【中医宝典】

...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寒湿伏邪容易排出,药物易于从皮肤进入体内,寒湿性气管炎和哮喘病患者,可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进行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几年来,通过夏治,许多慢性气管炎患者获得治愈或缓解了症状。现将防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818.html

中药蜡疗_中医疗法特色疗法_【中医宝典】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理疗科研制了智能化蜡疗机,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利用该专利技术结合我院国家名老中医吴滇中医专家潜心研制的中药,开展了中药蜡疗治,该疗法具有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痰饮和瘀血、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作用,见效快,无痛苦、...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489.html

伤于寒大意_《时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曰∶伤于寒。谓交立冬之后,寒气伤人。其能固密者,何伤之有?一有不谨,则寒遂伤于寒水之经,即寒热无汗,脉来浮紧,名曰伤寒是也。一交春令,便不可以伤寒名之。然冬令受寒,有浅深之别焉,深者为中,浅者为冒。盖中寒者,寒邪直中于三阴之里,故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710-14-1.html

银屑病夏治疗效好_牛皮癣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疕”,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顽疾。常易反复发作,多数患者重而夏轻。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防病治病原则,采用夏治综合疗法,对银屑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使药物充分有效吸收,且...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460.html

伤于寒大意_《时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经曰∶伤于寒。谓交立冬之后,寒气伤人。其能固密者,何伤之有?一有不谨,则寒遂伤于寒水之经,即寒热无汗,脉来浮紧,名曰伤寒是也。一交春令,便不可以伤寒名之。然冬令受寒,有浅深之别焉,深者为中,浅者为冒。盖中寒者,寒邪直中于三阴之里,故有...

http://qihuangzhishu.com/710/109.htm

伤于寒春必温冬不藏精春必温冬不按跷春不温义不同_《读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于寒,是感受时闭藏之令太过也。不藏精与按跷,是疏泄之太早,冬行春令,而奉生者少也。判然两义,王好古混而同之,张景岳、喻嘉言从而和之。一若时只有疏泄太早之,而无闭藏太过之,是不通也。且《内经》不藏精、不按跷,不与四时递言。...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8-1.html

夏治应辨别体质_【中医宝典】

...□李丽 李宝华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 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一朵奇葩,对诸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慢性腹泻、风寒湿性关节痛、过敏性皮炎等疾病有着肯定的疗效。目前在各医疗机构中广泛采用的三伏天穴位敷贴,因方法简便、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953.html

夏治良方_【中医宝典】

...夏治即在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疗法,是我国医学传统方法之一,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日常采用的方法较多,常用的一种是:取灸白细辛各12克。研成细末,用姜汁调成膏状,此为每人全部用量。将1/3药量分铺在6块直径约为5cm的油纸上,贴于背部双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7958.html

共找到167,2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