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论四时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春夏,秋冬养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顺应规律而调“神”呢?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论述。 睡眠起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人应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不同特点,适当调节个人生活起居。春季应“夜卧早起”,顺从生特点,使体内阳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3.html

春天多梳头有什么好处?_【中医宝典】

...,熟寝至天明。”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人们日常清晨起来,早已养成洗漱梳理习惯,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春天梳头?这是因为春天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季节,人体阳气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684.html

冬季应该早睡晚起_【中医宝典】

...晚,一定要等到太阳升起来以后再起床。 传统养生学认为在大自然中,一年四季具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特点,所以大地植物就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现象。人体也应该像植物一样顺应自然规律,所以有“春夏、秋冬养阴”说法。 春夏晚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807.html

夏季消暑勿伤阳气_【中医宝典】

...阳气过多或过少,中医总结出了“春夏,秋冬养阴”四季养生原则。而现在正值夏季,、护正当时。 消暑降温勿伤 焦乃军强调,夏季五脏六腑阳气相对较少,盛夏消暑,不要因“贪凉饮冷”而耗伤阳气。适当地吃些冰镇西瓜,喝点儿冰镇啤酒、冷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945.html

被“春困”缠绕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就是中医讲“春困”。 脾虚湿困是春困基本病因,应健脾去湿,而温补脾胃是解除春困最好途径。 一宜:宜在阳光明媚日子多到户外活动,吸取自然阳光之气,以自身阳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夏,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792.html

春季养生之法_【中医宝典】

...充而不实,所以仍有“乏”感觉。这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制定了相应养生方法,那就是“春夏,秋冬养阴”。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首先是精神养生。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保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42.html

盛夏养心练太极_【中医宝典】

...“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理就是阴阳,明白阴阳之理就能提高太极拳艺,就能为健身养身提供指引。深谙阴阳之理医学,身家,太极拳家总会讲到要顺应四季阴阳消长进行锻练。所以练太极拳,对阴阳之道应广泛深入地加以学习和研究。 古人说:“阴阳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501.html

夏季消暑勿伤阳气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咳嗽、关节疼痛、怕冷等。人要想不生病,就要保持体内阴阳平衡。为了适应自然界阳气春夏释放、秋冬封藏自然规律,同时又不使体内阳气过多或过少,中医总结出了“春夏,秋冬养阴”四季养生原则。而现在正值夏季,、护正当时。 消暑降温勿伤...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66.html

中医讲春日养生 四个辩证法_【中医宝典】

...新陈代谢趋缓,万物蛰伏,是蓄养待发时期。到了春季,阴气下沉,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趋于活跃,体内之阳与外界春之阳气相应滋长,因此春日是佳期。但是,天气变化不定,风邪易入,又值百病滋生之时,要特别注意阴阳之调,以防损伤到人体正气。 甘与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452.html

肝主升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名词。指肝具有升发功能。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升发泄散。肝之升发主要表现在调畅气机与情志方面。升发不及,则气机郁结,情志抑郁;升发太过,则阳气上亢,急躁易怒。...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172.htm

共找到893,2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