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界反击1929年“废止旧医案”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他们是新任卫生部长薛笃弼从全国各地礼聘医疗卫生专家,前来参加全国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 1928年,五院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卫生部隶属于行政院。首任卫生部长薛笃弼,并非医学出身,他是冯玉祥派系人,蒋介石出于平衡各方利益将卫生部长...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58.html

民族医药:土家族医药_【中医宝典】

...。土家族医药非药物治疗方法独特,简便廉易,临床上有较好效果。 50年代后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对中草药进行重点调查,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期,各地广泛开展“一根针”、“一把草”防病治病,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医药发展。1978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31.html

提倡中医文化促中医发展——访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刘文瑞_【中医宝典】

...评为首届全国自学成才标兵。然而让他声名更为响亮还是他创办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内收集了上万件医药文物及数千册古医书、标本、历代史料。近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刘文瑞,请他就中医药文化话题谈谈心得。 刘文瑞认为,中医既是医学中医更是文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3.html

武威汉代医简出土30年来发表著作论文题录_【中医宝典】

...关键词:武威汉代医简 著作论文题录 30年 1972年甘肃武威旱滩坡地带兴修水利工程时,在一座东汉土圹墓中发现了92枚医药简牍,称之为“武威汉代医简”(以下简称“医简”)。这些医药简牍出土,是1949年以来我国文献考古工作中很重要发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54.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2)医药帛书和简牍_【中医宝典】

...医药帛书和简牍 后世出土医药帛书和简牍是战国至东汉时期中国医药学发展和成就见证。 马王堆医药帛书 1973年底,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医药帛书。据考证,这些帛书都是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下葬,但各书编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73.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三)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发展范式,是把人放在天地与社会心理中去考察,具有宏观整体性,是个多源一体化结构。在中华民族医药文化形成过程中,集中了各民族各地区医疗学术经验在内。 而居住在中原一带医家在总结各地各族医药经验时“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皆愈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1.html

医事制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名医为师求学深造。地方官吏家中,也多有医药设施。例如西汉高永侯管家杜信,曾向淳于意学习《脉经》、《五色诊》等达两年。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14种医药简帛书,为西汉时之一例。 地方郡、县、乡、亭四级机构中,有关医事制度可鉴史料...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1.html

民族医药与社会保健_【中医宝典】

...医疗保险目录里,国家中医保护品种等已有不少品种。今天又开历史先河,民族医药将堂堂正正进入全国各地药店、超市,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全国有56个民族,总人口十二亿四千万,其中汉族十一亿三千七百万,占91.5%,少数民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92.html

苗族医药研究二十年评述_民族中医苗医_【中医宝典】

...出苗山,走进城市,为广大城乡人民服务,成为实用卫生资源,深受患者好评。 苗族医药研究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作为民族先进文化重要内容医药文化继承工作,应该还是“万里长城”刚刚迈开了第一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完善苗医学术理论体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21.html

抓好医院文化建设 打造一流中医医院_【中医宝典】

...专业咨询公司(以下称L公司)合作,正式启动了“医院文化建设项目”,您为什么会想到借助专业外脑来操刀医院文化建设项目呢? 李雷:这个想法其实我两年前就有了,这几年全国中医院都在搞文化建设,怎么样把文化建设工作做好、做实,产生实实在在效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733.html

共找到1,106,0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