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洪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光绪甲午,公元1894年,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多事之秋。这一年,慈禧60大寿,颐和园加紧...
...宣言反对“废止中医案”,主持过上海市国医公会、中央国医馆等医学团体工作。著有《中国医学源流论》(1935年),编有《中国医话》、《中国药话》、澄斋医案》、《澄斋杂著》、《澄斋验方》、《澄斋年谱》等,辑有《葆初先生医集》。从学弟子甚众。...
...中医药界强烈抗议。 1917年 余云岫《灵素商兑》刊行,对《黄帝内经》进行批判。 1923年 赵熙、孙秉彝合著《针灸传真》。 1928年 承澹盦创办无锡中国针灸研究社。 1929年 余云岫等人提出“废止中医案”,社会各界组成请愿团,迫使...
...新中国的建立,中医获得了新生,针灸也得到了全面发展,特别是在针灸作用机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加速,西医在中国迅速发展,东西方两种异质医学矛盾日益激化,从北洋政府“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到民国政府的“废止旧医(中医)...
...现代医家(1886-1971年)。原名钟权。四川合理县人。其师彭思溥,为邑中名医,吴氏尽得其传。1929年,尝为中医界代表出席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抗议政府取缔中医之提案。曾创办《国医周刊》。1949年以后,历任云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
...医学史略》等书。特别是1929年旧国民政府中央卫生会议企图通过“废止中医案”,张氏闻得消息后,痛心疾首,即奔波呐喊,联合全国中医药界人士奋起抗争,终于取得胜利,其对维护中医事业之一片热忱,于此可见。解放后,张氏响应人民政府的号召,率先参加...
...近代医学家(1876-1942年)。名镇,字伯华。江苏无锡人。十七岁随同乡邓羹和学医,复得名医张聿青之传授,后行医于沪。1911年,回无锡任《医钟》月刊编辑。曾积极参加全国中医界反对余云岫等废止中医提案的抗争活动。后任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
...之争。1914年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汪大燮极力主张废弃中医药,遭到中医药界的强烈反对后,1929年南京政府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竟通过余岩等17位医生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之障碍案”,引起全国中医药同业人士纷纷罢工停业抗议。当时政府中只有汪精卫...
...激起了中医界人士的愤慨和反击,一大批中医名家毅然参加抗争和论战,为维护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科技界的著名学者又发起了一次影响深远的“中国科学化”运动。“中医科学化”就是在“中国科学化”运动中提出的...
...□ 郑洪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新政中的卫生机构 100多年前的中国城市卫生是什么状况呢?1862年访问上海的日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