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概念。明清时期隔物灸已经到了鼎盛阶段,明朝的张良创造了局麻施灸,缓解灸疗过程中的疼痛。 现代灸法则有了长足发展。为了减轻患者接受灸疗的痛苦,多采用小艾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多种灸法,如艾条灸、药条灸、温灸器灸、温针灸、天灸、灯火灸等。根据病情...
...天吊亦惊风之证,但天吊发时,头目仰视,惊风则无也。□〔汤〕小儿螈 不定,翻眼抬睛,状若神祟,头目仰视,名为天吊。凡有此疾,宜服苏合香丸,灸两手大拇指两甲肉相半,男先灸左,女先灸右,及两足大拇指中间各三五壮,又灸前后手心各五壮,此皆得效之法...
...取灸心气法先将长草一条,比男左女右手掌内大拇指根横纹量起。至甲内止,以墨点记;次比盐指、中指、四指、小指五指皆比如前法;再加同身寸一寸点定,别用秆草一条,与前所量草般齐,至再加一寸墨上,共结一磊;却令病人正坐,脱去衣,以草分开,加于颈上,...
...又到炎夏三伏天灸开贴时。三伏贴天灸这一传统的“冬病夏治”疗法已越来越得到市民的推崇,昨天贴天灸的第一天,就有近千名市民到市中医院贴膏药。中医专家指出,患有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市民不妨试试贴天灸,在阳气最盛的三伏天...
...又到炎夏三伏天灸开贴时。三伏贴天灸这一传统的“冬病夏治”疗法已越来越得到市民的推崇,昨天贴天灸的第一天,就有近千名市民到市中医院贴膏药。中医专家指出,患有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市民不妨试试贴天灸,在阳气最盛的三伏天...
...再将艾灸器置于药布上,握住把柄反复施灸,每穴灸3次,每次须更换药布。10次为1 疗程,治疗2~3个疗程,疗程间间隔5天。共治疗44例,治愈36例,显效3例,无效5例〔刘成海,温药熏灸治疗阳痿,中医药杂志,1990;(10)∶27〕。 ...
...,膏药亦应勤换,约经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愈合,局部留有疤痕。在灸疮化脓时,局部应注意清洁;避免污染,以免并发其他炎症。同时,可多食一些营养较丰富的食物,促使灸疮的正常透发,有利于提高疗效。由于化脓灸耗伤精血较多,故古人对灸后的调养颇为...
...灸疮膏法用白芷、金星草、淡竹叶、芩、连、乳香、当归、川芎、薄荷、葱白等,炒铅粉、香油煎膏贴。如用别膏不对症。倘疮口易收,而病气不得出也。如用别物,干燥作疼,亦且不便。洗灸疮古人灸艾炷大,便用洗法。其法以赤皮葱、薄荷煎汤,温洗疮周围,约一时...
...灸法之一。又称药物敷贴疗法,药物发泡疗法。古称天灸。指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处使其发泡的方法。运用本法时,应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和掌握敷药时间,发泡后需注意防止感染。一般临床上关节疼痛,敷贴疼痛局部;哮喘,敷贴膻中、大椎、肺俞;疟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