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小儿预防免疫接种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疾病流行季节接种流脑、乙脑、 伤寒疫苗等。近1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意识的增强, 一些非计划免疫项目如流感疫苗、腮(麻疹、风疹、腮腺炎)疫 苗、疫苗和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也在儿科逐渐得到应用,对有效预防有关传染病起到了积极有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468.html

尤重望、切,方治芳淡轻灵_【中医宝典】

...绍派医家在临床诊察疾病时,特别重视中的望和切。俞氏曾谓:“凡伤寒时病,须先观病人两目,次看口舌”,其后之何秀山、赵晴初、胡宝书、曹炳章等均然。他们认为“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目系则上入于脑,脑为髓海,髓之精为瞳子。凡病至危,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89.html

指法之其他指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除了上述常用指法外,尚有一些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指法。如《重订家直诀》中即载有“侧指法、挽指法、辗转指法、俯仰指法”等等,并一一作了说明。 其曰:“病者气口处骨肉不平,须用侧指法;病者不能平臂而侧置,须用挽指法;俯仰者,三指轻重相畸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6.html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朝)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儿科临床有直接指导意义。钱乙从儿科特点出发,在应用中尤重望诊,对“面上证”、“内证”,痘疹类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等,都有较详明的论述。《小儿药证直诀》建立了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捉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

http://qihuangzhishu.com/79/4.htm

自序_《儿科要略》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病变之多时有增,治法之出代有加,一人之心思 才力,未足以尽其奥也,故特分科以治之。妇科也,以其有经带胎产之异;儿科也,以其无问诊脉之难。专科既分,探讨益进,于是妇幼之书,亦复汗牛充栋矣,特是众说纷纭,瑕瑜互见,整 理之道,千头万绪。六七年前...

http://qihuangzhishu.com/688/2.htm

要点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妇科疾病的要点,在对全身症状了解的同时,着重阐述经、带、胎、产方面的诊察方法。在临床上必须合参,不可偏废。...

http://qihuangzhishu.com/81/30.htm

一氧化氮在儿科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_儿科循环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功能,目前在儿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中,极大多数是患有先天性的儿童。 伴先心病的新生儿 新生儿的肺血管系统极不稳定,出生后,血管壁重建、内皮细胞功能成熟、平滑肌细胞分化和血管活性介质释放可使其成功过渡为成熟的肺循环。通过动物实验表明,实验羊...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631.html

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左手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总的来说是“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侯下(躯体下部)”的原则。此外,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的切按方法,从各个方面比较以求得正确的脉象,进而与结合分析,...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6-1.html

的重要意义_中医闻_【中医宝典】

...则将闻与其他三相提并论,以望、闻、问、切为序,确立了闻中的位置,强调了闻的重要性。然而,作为之一的闻,在当今中医界渐有被忽视的势头。 言扁鹊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2/a11973.html

虚里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切诊中,胸腹内容之一。虚里即心尖搏动部位,是胃的大络。因人以胃气为本,虚里又是宗气所会聚的地方,虚里的动势,有助于探察胃气和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之动,当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按之动态微弱为不足,是宗气内虚;如果动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enxuli-1435.html

共找到183,5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