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北辰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医案,相当于现在的病历,是一个医者日常对其患者病情及其看病处方全过程的记录。自2000多年前西汉名医太仓公难经》里所记载的断病生死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勇于坦陈自己治而不效的医案,这种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黄连上清心火;菟丝子、缩泉丸温肾固涩;西瓜翠衣、青蒿、天花粉、乌梅、石斛、麦冬等清热护阴。 [选自邓嘉成,王霞芳.董廷瑶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1]...
...桔梗10g,大枣4枚,生姜10g,七服水煎服。 服七服药后再诊,面部疱疹即明显消退,嘱饮食调理。 解析:冯世纶教授强调临床先辨六经再辨方证。该患者口干、口苦为半表半里热,大便不调、苔白腻为半表半里虚寒,故属于半表半里寒热错杂之证,当属于六经的...
...石菖蒲、白豆蔻、藿香、薄荷芳香化浊,行气健脾;射干、川贝母降肺气,利咽喉;木通助滑石、茵陈清利湿热;连翘、金银花、玄参协黄芩清热解毒而燥湿,当归养血通脉,甘草调和诸药。 [选自罗和古,曾令真,朱秋俊,等.中华名医医案集成,儿科医案,北京:...
...继以清热化湿法治疗。上方去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淡豆豉,加藿香6g,佩兰lOg,黄芩1Og,槟榔lOg,大豆卷lOg。5剂后患儿皮疹全消,临床痊愈。 [选自万力生.汪受传儿科医论医案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证情寒热错杂者,先生则采用温清并进,寒热两调法。休息痢:本病多为治不如法,或治疗中断,湿热积滞曲肠,日久累伤脾胃,属虚实夹杂证候,法当消补兼施。先生治本病兼表证者,首用逆流挽舟法,表解后下痢频仍,纯为赤白冻腻,腹中绞痛甚者,则以附子配炮...
...系统地继承祖国医学;名老中医和有一技之长的中医,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切实总结成功的医疗经验和失败的误诊教训,写成医案,著之成书,以期我国数千年来的文化遗产——中医中药,继续发扬光大,让它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河南省开封专员公署卫生处...
...治疗原则为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可选用胃复春、温胃舒颗粒、养胃颗粒、健胃愈疡片、香砂六君丸等药。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之品。胃痛如灼热、口干舌燥者不宜服用。注意保暖。 除上述胃寒、胃热、气滞、虚寒胃痛以外,尚有饮食停滞、寒热错杂、虚实...
...张仲景是中医方剂史上创制寒热药共用经典方剂的先师,笔者通过对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寒热药共用组成的方剂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有三种寒热药共用组方方法。 寒热并治法 该法是针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寒证和热证同时存在的寒热错杂证,...
...、甘草益胃和中;乌梅、甘草酸甘化阴。 [选自邓嘉成,王霞芳.董廷瑶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0]...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