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序_《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http://qihuangzhishu.com/98/2.htm

《订正伤寒论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全称《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十七卷(即《医宗金鉴》卷一-十七)。清·吴谦等纂注。编者鉴于《伤寒论》的一些旧注本,每多“随文附会,难以传信”,遂予订正,详加注释,选集过去注本中能阐发仲景经义的见解以备参考。在编次方面,将平脉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632.htm

《订正伤寒论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全称《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十七卷(即《医宗金鉴》卷一-十七)。清·吴谦等纂注。编者鉴于《伤寒论》的一些旧注本,每多“随文附会,难以传信”,遂予订正,详加注释,选集过去注本中能阐发仲景经义的见解以备参考。在编次方面,将平脉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22.htm

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一经证候未解,又出现另一经证候。出《伤寒论》。《伤寒论大全·伤寒合病病》:“病者,一经先病未尽,又过一经之传者,为病。”《景岳全书·伤寒典》:“病者,一经先病,然后渐及他经而皆病也。如太阳先病,发热头痛,而后见目痛鼻干不眠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6/828.htm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之说。但他对喻昌伤寒温热不分,持有异议。他不仅将原文中言明温者指为温病,将黄芩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等等诸条均归入温热病范畴。周扬俊也是方喻学说的追随者,认为历代注家唯此二人得仲景精旨。因此周扬俊研究《伤寒论》均采用方喻二家,遇注释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8.htm

辨太阳病脉证治下·伤寒论

...如上法。 太阳与少阳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

http://wenxue360.com/guji/3700.html

辨太阳病脉证治下·伤寒论

...如上法。 太阳与少阳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700.html

研读宋本《伤寒论》宜参淳化本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伤寒论》及《千金翼方》卷九卷十选定的校本之一。 宋本很重视淳化本 宋本卷一《辨脉》“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他本无作“纵”者,唯淳化本《辨伤寒脉候》作“纵”。 宋本卷六《辨少阴病脉证治第十一》第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085.html

辨厥阴病脉证治·伤寒论

...,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

http://wenxue360.com/guji/3705.html

辨厥阴病脉证治·伤寒论

...,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705.html

共找到167,4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