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潜伏期成人为33~39天,儿童10天左右。起病缓慢。常有头痛、乏力等前驱症状。发热为无定型,可以短暂微热,也可高热,体温高达40~41℃,热型为不规则性或稽留热,可持续2周以上。少数不发热。常伴有寒战,肌肉酸痛或多汗。...
...引起伴有皮肤疱疹感染的疱疹病毒有两种主要类型,即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E-B病毒是另一种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也属疱疹病毒,引起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疾病。新近鉴定出的一种新型疱疹病毒(疱疹病毒6型)...
...单核细胞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别计数并计算百分比。 单核细胞0.03~0.08(3%~8%)。 增多: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结核、疟疾、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
...单核细胞(Monocyte)【正常参考值】百分值:0.03~0.08或(3%~8%)【异常结果分析】单核细胞增高:1.生理性增多:出生后2周的婴儿,单核细胞可达0.15(15%)或多,儿童阶段亦较成人稍多。2.病理性增多:(1)某些...
...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类白血病反应等病鉴别。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类白血病反应...
...本病特征为急性感染,不规则发热,咽炎,淋巴结和脾肿大,以及血液中淋巴球增多。病原有认为EB病毒致病。本病为多系统表现,易与他种病相混而漏诊。多见2~35岁,春秋流行,飞沫传染。【诊断】1.畏寒,发热1周内消退,起病1~2天后咽痛伴吞咽困难...
...含有更多的非特异性脂酶,并且具有更强的吞噬作用。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2-3天后迁移到周围组织中,细胞体积继续增大,直径可达50-80μm,细胞内所含的溶酶体颗粒和线粒体的数目也增多,成为成熟的细胞。固定在组织中的单核细胞称为组织巨噬细胞,它们...
...骨髓淋巴细胞系统是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一个类型,骨髓细胞学检查对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有价值,同时对诊断其他非造血系统疾病,对不明原因发热、恶病质、原因不明的肝脾肿大有鉴别诊断意义。 增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
...骨髓单核细胞系统是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一个类型,骨髓细胞学检查对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有价值,同时对诊断其他非造血系统疾病,对不明原因发热、恶病质、原因不明的肝脾肿大有鉴别诊断意义。 增多:急性和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以原始和幼稚型为主,慢性以...
...切除后,某些铅,铋,锌金属中毒者,某些用理化因子进行治疗的病人。(2)减少:不易察觉,目前无临床意义。4、淋巴细胞(1)增多:见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结核病,肾移植后排斥前期,淋巴细胞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