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自《黄帝内经》之《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 1、: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喻,背三节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2、: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81.html

刺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五《刺节真邪篇》。又自“黄帝曰:余闻刺有”至“真气存”,见《甲乙经》卷第二。自“请言解论”至“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见《甲乙经》卷七第三。自“大热遍身”至“所谓推而散之者也”,见《甲乙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3-8.html

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医学心悟》 《医学心悟》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心悟》 治五脏痿。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四分) 当归(一钱分) 苡仁(三钱) 麦冬(二钱) 黄柏(炒褐色) 知母(各分水煎服。心气热,加黄连三分...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wuweitang.html

脉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致病所出现的脉象,古代用以说明五脏间的病理变化,今较少应用。例如:肝脉应弦细而长,若肝病出现浮濇而短的脉象,是肺乘肝,为贼脉,表示病情险恶;若肝病出现洪大而散的脉象,是心乘肝,为实脉,病可治;若肝病出现沉濇而滑的脉象,是肾乘...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128.htm

九针九变十二节_《针灸甲乙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如黍粟之锐,长三寸分,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使独出。故曰病在脉,少气,当补之以 针。针于井荥分俞。四者时也,时者,人于四时八正之风,客于经络之中,为痼病者也,故为之治锋针。锋针者,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俞,取以四时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61/76.htm

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备急千金要方》 治年四十已还强壮,常大患热,发痈疽无定处,大小便不通方(刘涓子名大黄 ?芒硝(一两) 升麻 黄芩(各二两) 大黄(三两) 栀子仁(五两)上五味 咀...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wulitang.html

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辨证录》 《惠直堂经验方》 《食物疗法》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辨证录》卷十三:【处方】茯苓30克 车前子30克 金银花90克 牛膝15克 紫花地丁30克【功能主治】治多骨痈。【用法用量】水煎服。【...

http://zhongyaofangji.com/w/wushentang.html

之气所生病_《幼科发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飧泄者.谓飧食不化也.发挥云.难经有泻之辨.脉诀云.湿多成五泻.又有胃风证.虽大小不同.间亦有之.不可不知也.如伤风吐泻者.风属木.脾胃属土.土虚故木乘之.水谷不化.谓之完谷也.此从胃中不化.若自小肠来.则半...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fahui/754-9-12.html

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 栝蒌根 芎 桂心 防己 当归 干姜(各二两) 独活(三两) 葛根(四两)上十八味末石, 咀诸药,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一方有滑石、寒水石各二两,枣二十枚。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wushitang.html

黄芪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时病论歌括新编》黄芪『主治』风痱身无痛,半身不遂,手足无力。『药物』炙黄芪、白芍、桂枝。加姜枣。『服法』煎服。《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黄芪黄芪 二钱 桂枝 三钱 白芍 三钱 生姜 三钱 红枣 六钱治血痹身体不仁者。此荣卫双败,...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uangqiwuwutang.html

共找到206,2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