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所恶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脏所恶指五脏各随其性能与气化而有所恶。 【五脏所恶】 简称“五恶”(见《素问.宣明五气篇》)。“恶”,有憎厌的意思。五脏各随其性能与气化而有所恶。所谓“五恶”即“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04.html

《察病指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二 序三 卷上 十二经总括 诊三部脉法 三部九候 左右三部六候 四季脉名 诊五脏四季常脉 定四季六脏平脉 定四季相克脉 诊五脏贼邪脉 诊四时虚实脉歌 下指轻重法 诊五脏动脉法 诊六腑平脉法 脉息大数 诊五脏脉诀 男女反脉 观人形性脉法 察平...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bingzhinan5578/index.html

五脏所藏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脏所藏是把精神,思维等各种中枢精神活动和五脏相联系。 【五脏所藏】 主要是把精神,思维等各种中枢精神活动和五脏相联系。有两种解释:“心藏神“,“肺藏丑”,“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见《素问.宣明五气篇》)。肝藏魂,肺藏魄,心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03.html

诊法论_《侣山堂类辩》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叔和《脉经》,又未可为全璧。是以学者,当宗法《灵枢》、《素问》,及仲景《平脉》、《辨脉》诸法。《灵枢》有缓、急、大、小、滑、涩之提纲,《素问》有左右、前后、上下之诊法,盖以形身之上下四旁,以应天地六合之道。又三部九候之法,有天道焉,有人道焉...

http://qihuangzhishu.com/803/21.htm

诊法论_《侣山堂类辩》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叔和《脉经》,又未可为全璧。是以学者,当宗法《灵枢》、《素问》,及仲景《平脉》、《辨脉》诸法。《灵枢》有缓、急、大、小、滑、涩之提纲,《素问》有左右、前后、上下之诊法,盖以形身之上下四旁,以应天地六合之道。又三部九候之法,有天道焉,有人道焉...

http://zhongyibaodian.com/lvshantangleibian/803-5-18.html

五脏化液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脏化液指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 【五脏化液】 《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五液之由来,清.张志聪认为是“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素问集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02.html

五脏五味补泻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以咸泻之(泽泻),实则泻子(芍药)。欲坚,急食苦以张元素曰︰凡药之五味,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亦不过因其性而调之。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辛能散结润燥...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24.html

郁证从五脏论治新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编者按:《内经》对郁证的认识有三郁、五郁、六郁、情志之郁等,主要从五脏论治郁证。本文作者认为郁证病机,无非是五脏气机阻滞不畅、气血津液运行紊乱而致,所以要从五脏气机失调这个角度认识郁证。作者对《内经》郁证从五脏论治有新的认识,根据五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33.html

结代不同_《轩岐救正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每见脱血逢此终不免于死者.是又不拘于常数.总之结脉多生代脉多死耳.濒湖曰∶脉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肾五脏之气皆足.五十动而一息.合大衍之数.谓之平脉.反此则止乃见焉.肾气不能至则四十动一息.肝气不能至.则三十动一息.盖一藏之气衰而代藏之.气代至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98/44.htm

共找到22,52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