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证_《伤寒总病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手足厥逆,可之。合,令病患冷结,久而弥固,气冲心而死。微数之脉,慎不可,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当以汗解,而反之,邪无从去,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当重而痹,此为火逆。...

http://qihuangzhishu.com/746/21.htm

足三里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后,靠近足三里穴熏烤,艾卷距穴位约3厘米,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10~15分钟,以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施灸1次,每月10次。 足三里温和 足三里瘢痕: 《针灸大成》千金灸法载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48.html

药熏蒸气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熏蒸气灸法是利用药液蒸气熏经络穴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灸法。 药熏蒸气灸法是利用药液蒸气熏经络穴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灸法。在我国最早的临床著作《五十二病方》和清代《理瀹骈文》两书均有该灸法的记载。近来临床也应用较多。临床上因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34.html

温灸器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急方》卷三记载的用瓦甑充当灸器,《千金要方》卷二十六用苇管充当灸器,以及明代龚信的《古今医鉴》记述的以铜钱充当灸器等。而清代李守先《针灸易学》卷上记载的以泥钱作为灸器,清代高文晋《外科图说》绘制的板和罩,清代叶圭提出的面碗灸器和清代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19.html

入冬适时天_【中医宝典】

...阴阳平衡,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冬季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好发之时,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最冷、阴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三九天行天疗法敷贴穴位,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113.html

季节性贴药---三伏和三九_【中医宝典】

...“三伏”、“三九”是天疗法中的一种。天则是中医传统灸法中非火热的一种,又名为自、冷灸,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该法选用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于人体的穴位,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充血,甚至起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02.html

疮法_《黄帝明堂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凡着火疗病,历春夏秋冬不较者,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瘥;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甲乙经》云∶疮不发者,用故履底令热熨之,三日即发,脓出自然愈疾。今用赤皮葱三、五茎,去其葱青,于 灰火煨热,拍破热慰灸疮十余遍,其疮三日自...

http://qihuangzhishu.com/913/11.htm

瘢痕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瘢痕疗法是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化脓现象,并结为瘢痕,以此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在《针灸资生经》就已经有所记载:“凡着艾得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说明古代灸法,就要求达到化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10.html

热敏如何治病_【中医宝典】

...部位的热敏穴位为主选热敏穴位;以出现非热感的热敏穴位为主选热敏穴位,而非热又以痛感优于酸胀感;以出现较强的热敏感的热敏穴位为首选热敏穴位。 量因人异 艾灸剂量由艾灸强度、艾灸面积、艾灸时间三个因素组成,在前两个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756.html

三角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脐中,底边呈水平位,余两角顶点处,用笔作标记,即为穴,左右计两穴。于此两穴上放置艾炷,点燃施灸。当艾炷燃至病人感到灼痛时即除去艾灰,另换一炷,如此反复,完所需壮数。 【主治病症】 一、疝气偏坠 取定穴后,患左灸右,患右左,每穴14...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99.html

共找到316,9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