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卷中 处己·以直报怨_《袁氏世范》

...酬复无已时也。 「译述」圣人说:“对待仇怨,须以正直来对待。”这句话最符合中庸之道,可以通行无阻。一般来说,以怨报怨的说法当然不足称道,而有的士大夫为了博取仁厚长者的名声,放纵奸邪之人而不去惩治,都是虚伪不合情理的做法。圣人所说的正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062.html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治国。 孔子回答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方略,记载在简册上。这样的贤人在世,他的治国措施就能施行;他们去世,他们的治国措施就不能施行了。天就是勤勉地化生万物,人就是勤勉地处理政事,地就是迅速地让树木生长。...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726.html

曲的解释_曲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唐代宮廷音樂中,與教典禮或與道教內容有關的樂曲。如霓裳羽衣曲就是採取曲音樂的一種法曲。...

http://hanwen360.com/c/50776.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解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29.html

中庸·第三十章读解

...天地的伟大之处,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因为孔于与天地比肩,与日月同辉。 这一章以孔子为典范,盛赞他的德行,为学者塑造了一个伟大、崇高而不朽的形象,使他流芳百世而成为后代人永远学习与敬仰的楷摸。 这就是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圣人。 从《中庸》本身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79.html

古代名人养生_【中医宝典】

...老子的养生经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道德经》一书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自然。”法,指的就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是最无情的,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遵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375.html

中庸之道的解释_中庸之道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不安:是很合于“~”的。◎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http://hanwen360.com/cy/362394.html

《师说》里的“所存,师之所存也”应作怎样的理解?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师说》里的“所存,师之所存也”应作怎样的理解?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 “受业”“解惑”,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33.html

孔圣人的饮食_饮食健康_饮食禁忌_【中医宝典】

...注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饭菜要求做的越精细越好,这是孔子著名的饮食理论之一。 从孔子饮食可以看出,“吃”在儒家——其实包括所有的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和观念上的影响,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人生。在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7647.html

中庸·第八章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注释 (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 (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著,放置。膺,胸口。...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621.html

共找到444,2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