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基础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肝癌及癌前期甲胎蛋白血清学规律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此后,中国还首次筛选出了选择性较高的肝癌单克隆抗体,并将它制成生物导弹,用于杀伤肝癌细胞。在胃癌的相关抗原研究中,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是一项重要成果。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自本世纪四十年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8.html

证侯研究中的难点问题_【中医宝典】

...个体病人的照顾和临床决策。其精髓在于寻找可信的临床证据并将其及时运用于临床。 循证医学方法还是微观辨证研究、量化辩证研究、证本质研究的利器,通过引入统计分析方法,并在其指定下周密地设计实验方案,中医研究者可以用较少的代价获得更具说服力的结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3.html

揭示阿胶补血机制指日可待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研究就渐渐地深入,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药理学的知识,我首次初步确认了阿胶能够刺激人类造血干/祖细胞的自我扩增与分化,起补血作用的物质是阿胶经人体服用后产生的一些活性肽类物质。阿胶补血研究目前还在进行。今天,我们揭开了阿胶补血的神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36.html

中医理论各专题内容的探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建国后的第一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中,将治则与治法并列。治则的实验研究不多,但治法的实验研究却不少。现代中医治则、治法实验研究多集中在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等方面。其中研究最多的莫过于活血祛瘀法。五十年代末以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5.htm

针灸也要讲“剂量”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探讨“针刺手法四大要素”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规律,初步明确了针刺手法治疗的量效关系。目前,该研究已从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神经内分泌等途径进行研究获得了大量成果。最终有望系统地揭示经穴效应及针刺量效规律与基本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87.html

浅谈现代中药质量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的标准,获得 “绿色中药”授权。 从药物安全的角度出发,复方丹参滴丸做过周密严格的毒理学研究,证明其安全性,可以长期服用。 十几年大量人群的长期应用显示,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冰片引起的胃肠道刺激,但发生率很低,且无需停药,可改为饭后服用。冰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84.html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调查及保护系统初步建立杜仲、肉苁蓉保护措施确立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本报北京讯 记者崔昕报道 日前,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所长黄璐琦主持 完成的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珍稀濒危中药资源调查及保护系统的建立——杜仲、 肉苁蓉保护生物学的研究”,获得了2005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二 等奖。该项目从珍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45.html

王永炎院士认为组分配伍是现代中药研究的重点_【中医宝典】

...,我国尚未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能够进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产品。王永炎认为,目前我国现代中药研发的技术含量不高,针对性不强,未能突出中医特色。 王永炎指出,以往中药研发中,特别是日本学者,都着力于研究汉代《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剂,而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82.html

方剂组分活性及配伍相关研究五年攻关结硕果_【中医宝典】

...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背离了中医药的特色,脱离了中医理论的指导,已不姓“中”。 1998年,作为核心执笔人,李澎涛参与了“复方与证候的科学基础”申报“973”计划的全过程。然而,由于这两个科学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最终没有获得立项。 挫折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576.html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取得新进展_【中医宝典】

...样本,就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提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研究中医特色的教育模式和学科建设模式,建立中医特色的教育与传承体系的初步方案;进一步分析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现状,提出深化研究的中长期规划。(中国中医药报周颖)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56.html

共找到215,0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