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欧洲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到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
...保护名录;2008年,藏医药浴疗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以中藏医药产品开发和研究为依托的中藏医药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目前,全省共取得国家批准文号的中藏药品种500余个,在中藏药品种中,藏药品种占80%。全省现有中...
...中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和中医“治未病”保健服务体系,着力提升中医药继承创新的科研、临床研究和服务能力,全面推进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协调发展,...
...“家庭医生”看病还管保健 “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万年青”七奇方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的编撰 3个治疗肾结石中药方剂正式通过省食药监局审批 4大名医之后筹建中医学术研究中心 按摩与推拿 百家讲坛讲中医故事 ...
...文/江畑颐 解菁 中医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品质的选择。特别是一度要被外国人抢走去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中医在现代社会的真正价值就越发不再仅仅是治病救人这么单纯了,文化、非物质、遗产这样的标签或许更加适合中医。中国古代...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非常关心中医药工作,把中医药学视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并做出了很多重要批示。改革开放之后,党和国家的历代领导人同样也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毛泽东:中医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
...能够完全按照中医理论治病的中医大夫不过500人。如果中医理论不能提升到现代科学的水平,这种趋势是无法扭转的。中医不能不面临着不得不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局面,它像古董一样,只能成为一种摆设,供人回忆和欣赏。或者只能像京剧一样,满足于有一个...
...贺普仁,男,汉族,1926年5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贺普仁,字师牛,号空...
...的平台上勾画新的蓝图。利用现有水平和优势,拓展外延,与苏州、上海、北京等地国家顶级儿科联手,请著名专家亲临会诊的计划已在他心中筑就,新生儿病房的设立也在他的酝酿之中。 在陆氏中医儿科的百年行医历程中,有一种情怀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对弱者的...
...这样的知名学者依然会固执的认为中医是骗人的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医的现代化进程缓慢,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明显落后于西医。从西医的发展历史上,由于受到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愚昧的治疗方法。比如,19世纪以前的西医对病人的治疗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