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简介_《常见病自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诊则是这一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古代无数医学家在长期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摸脉搏来诊病的理论,这就是中医脉象学,并将它列为四大诊断方法之一,即切诊。通过指下脉搏的细微变化,再结合望诊、问诊、闻诊,对病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33/113.htm

常用脉象的辨别方法_【中医宝典】

...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多种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很实用,既简便又准确。因此,应该将这些方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 1、辨别和分析反映位的脉象 反映位的脉象分四类:一是浮,二是不浮不沉,三是沉,四是伏脉。其辨别方法是,首先确定将寸口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5.html

何为体脉率幅?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出纷纭繁杂的诸多脉象。若每种脉象,都能从七要素入手,加以分解,并弄清影响这些要素变化的原因、机理,则有助于对各种脉象的掌握、理解和融汇贯通,不致有如坠五里云雾感。 一、位可分浮中沉三候。 何以浮?无非是气血搏击于外致浮。 气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6.html

几种相反脉象的对比....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数主热,亦主与实:是的搏动力量强弱(气势)相反的两种脉象三部举按均无力;实举按均有力,分主虚实。 滑脉与涩:是的通畅度相反的两种脉象,滑脉往来流利通畅,指下圆滑;涩往来艰难滞涩,极不流利,前人形容涩,如轻刀刮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68.html

诊钩玄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变见于气口。”对于这种中医理论上的解说,如何演绎成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解释,长久以来是件困难的事。 脉搏源于心跳,我们会用心脏的搏动来解释脉象变化。古代人们很早就发现心脏对寸口脉搏的影响,传统的28病中,发烧心跳加快成为“数主热”的依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08.html

脉象及其相关的藏象,都不实指体内的实体脏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中医的藏象理论中的肝肺,是可以和脉象联系起来的藏象,而不是具体的肝肺实体——肝肺实体,怎么可以有脉象中医的藏象理论中的肝、肺,是应于春、秋的藏象,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而不是并存于体内的脏体——诊得肝,就是对肺的否定,藏象中的肝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4.html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气逆,脉象弦大有力。 与肾的关系:肾藏精,为元气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亦是全身阴阳的根本。肾气充盛则脉搏重按不绝,尺有力,是谓“有根”。若精血衰竭,阳浮越则脉象变浮,重按不应指,此属大中空的无根,提示阴阳离散、病情危笃。...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1.html

二十八及主病类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对比:浮、洪脉、濡、散、革。 5、革 脉象特征:革浮,搏指弦,中空外坚如按鼓皮,切脉时手指感觉有一定的紧张度。形如弦,按中空,与芤脉浮而软又有不同。 临床意义:是精气不藏,正气不固,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的表现,所以多见于亡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16.html

二十八及主病类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牢脉脉象特征:形沉而实大弦长,轻取中取均不应,沉取始得坚着不移,亦称沉弦实。临床意义:由阴寒内积,阳气沉潜所致,多见于阴寒内盛,疝气癥瘕实证。 1、伏脉 脉象特征:伏为深沉与伏匿象,脉动部位比沉更深,需重按着骨始可应指,甚至伏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14.html

藏医诊_【中医宝典】

...位于腕后第一横纹一寸之处,藏医以大姆指末节的长度为一寸。因此,藏医的诊脉部位较中医略偏向肘窝部,这是二者差异所在。另外,中医是先诊一侧之后,再诊另一侧,藏医有时同时以左右双手诊患者双侧。对于危重病人的生死预后,藏医在足背部的跌阳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6.html

共找到552,1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