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法主病_《诀乳海》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者.非若他真有.而似乎有也.则为阳已竭矣.再再还来.是阴欲附也.按根据前却去.是阴欲附而无所附也.经云.阳为阴使.今阳已竭.故主少气力.阴无附.故五心烦热.水不足.故脑转耳鸣.阳已衰.故下元极冷.按脉经第一篇.有软而无.要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ruhai/928-8-8.html

二十八及主病六纲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如邪盛而正气不虚时,浮而有力;如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多浮而无力。外感风寒,则寒主收引,血脉拘急,故多浮紧;外感风热,热则血流薄疾,故多浮数。 1、浮 脉象特征:轻按即得,重按反减;举有余,按不足。 临床意义:浮主表证,亦...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17.html

心、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功能状态。当心气旺盛,血液充盈,心阴心阳调和时,心脏搏动的节奏和谐有力,脉象和缓从容,均匀有力。反之,可以出现脉象的过大过小,过强过弱,过速过迟或节律失常等变化。同时心神不宁、情绪激动亦可引起脉象动数无序等变化。 为血府,是气血运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1.html

脉象类比和相兼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细小为;浮大有力为洪脉;浮弦中空,如按鼓皮为革;浮而散乱,按无力为散。 沉脉脉位深沉,重按始得;更深于沉、紧贴于骨为伏脉;沉而弦长实大者为牢;沉而软小为弱。 2.脉率类比较 一息四至,闰以五至为平脉。 数为一息五至以上;疾...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5.html

古代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的认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多方面的、复杂的,同时亦反映出中医学深湛的内涵,这种原则和方法远比在各下列出主病的方法要实际、要糖辟,并且真正体现出中医学的性质和法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和持色。 在古代法中当然亦提到脉象变化和列出一些疾病等,但这是做为基本认识的一个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0.html

(阴中之阴)_《诀汇辨》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体象 细软,见于浮分;举乃见,按即空。者,即软象也。必在浮候见其细软,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见也。叔和比“帛浮水面”,时珍比“水上浮沤”,皆状其随手而没象也。主病 主阴虚,髓竭精伤。左寸者,健忘惊悸。在左关,血不荣筋...

http://qihuangzhishu.com/690/40.htm

指法主病_《诀乳海》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有者.非若他真有.而似乎有也.则为阳已竭矣.再再还来.是阴欲附也.按根据前却去.是阴欲附而无所附也.经云.阳为阴使.今阳已竭.故主少气力.阴无附.故五心烦热.水不足.故脑转耳鸣.阳已衰.故下元极冷.按脉经第一篇.有软而无.要知...

http://qihuangzhishu.com/928/41.htm

_《脉理求真》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则虚软少力,应指虚细,如絮浮水,轻手乍来,重手乍去。凡虚微细弱,皆属类。不似虚大无力,微微细如丝,弱沉细软弱也。(语出张璐。又濒湖体状诗曰∶形浮按须轻,水面浮绵力不禁;病后产中犹有药,平人若见是无根。相类诗曰∶浮而...

http://qihuangzhishu.com/846/20.htm

脉象反映的生物信息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带来了脉象的变化。古人认为脉象可以测知病源,判断生死,如《王符潜夫论·述赦篇》说:“凡治病者,必先知虚实,气所结,然后为方,故疾可愈,而寿可长也。”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序上严厉批评了那些不精心诊脉的医生,说他们不可能“视死别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9.html

脉象的生理变异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故多表现沉实。 性别:妇女脉象较男子弱而略快,妇女婚后妊娠,常见滑数而冲和。 年龄: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婴儿每分肿脉搏120~140次;5、6岁的幼儿,每分钟脉搏90~110次;年龄渐长则脉象渐和缓。青年体壮脉搏有力;老人气血虚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8.html

共找到549,1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