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钩玄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变见于气口。”对于这种中医理论上的解说,如何演绎成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解释,长久以来是件困难的事。 脉搏源于心跳,我们会用心脏的搏动来解释脉象变化。古代人们很早就发现心脏对寸口脉搏的影响,传统的28病中,发烧心跳加快成为“数主热”的依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08.html

二十八及主病类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湿邪阻遏道则脉象细缓。故细不得概言为虚。 虚类其他对比:虚、短、代脉。 2、 脉象特征:极细极软,按欲绝,若有若无。 临床意义:多为阴阳气血虚甚,鼓动无力所致。久病见之为正气将绝,新病见之为阳气暴脱。 虚类其他对比...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20.html

软弱_《疡科纲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术】

... ,后人竟作濡,实非濡湿濡滞濡字。寿颐言,有 无濡者,即软尤甚者也。若更涣散不收,指下似有如无,则为散。此四者,皆脉象属于虚者。以言外疡,则未溃属实,软弱,皆非所宜。然在病势不重,疡患不巨者,偶见软弱,亦未必遽呈败象。若...

http://qihuangzhishu.com/805/23.htm

详细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诀乳海》日:“屋露者-,其来既绝而止,时时复起,不相连属也。”清·林之翰《四诊抉》日:“屋漏,如残漏,良久一滴。”《中医学研究引《医学约编》日:“屋漏水流,半时一溅者。”不难看出屋漏的特征是,脉率缓慢,犹如房屋露水,很久才滴落一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5.html

中医切诊_中医四诊_【中医宝典】

...中医脉象 中医脉象 中医脉象 中医脉象之长 中医切诊的诊脉部位 中医切诊触诊 中医四诊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qiezhen-712-1.html

中医脉象迟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诀阐》说:“迟为困乏,迟者言俟而不能进也。行百里者半九十,非迟之谓乎?是其力乏神困欲进而不能,非可进而不肯进也。”程观泉的《医述》说迟脉“迟滞不前”。这些都有与涩相混嫌。至于《太素秘诀》说“应指轻缓”,《通雅》说“小而衰”,当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5.html

藏医诊_【中医宝典】

...位于腕后第一横纹一寸之处,藏医以大姆指末节的长度为一寸。因此,藏医的诊脉部位较中医略偏向肘窝部,这是二者差异所在。另外,中医是先诊一侧之后,再诊另一侧,藏医有时同时以左右双手诊患者双侧。对于危重病人的生死预后,藏医在足背部的跌阳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6.html

寿小云:中医诊解读身心奥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本报记者 海霞 寿小云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工作,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他长期从事中医脉象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对疾病诊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452.html

相兼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秋吉冬成病,数虽甚不成病,不可劳。” 《千金方》:“寸口而弱,血气候虚,男子吐血,妇人下血,呕汁出……关上浮,积热在胃中,呕吐蛔虫,心健忘。” 《四言举要》:“遗精白浊,涩而弱;三消,细小候涩,形脱可慷;健喉走马,微伏则难;...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07.html

诊主要学术思想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下称《论》)上述五条可看出仲景法应用阴阳的大体。 1、从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脉为阳;沉涩弱弦为阴。阳脉即以来有力,较常脉有余,为太过;阴脉以来无力,较常脉不足,为不及。以测证则有余之多为阳证,不足多为阴证,即从阳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9.html

共找到556,2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