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知_《医学实在易》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闻,问,切,谓之,兹采各书之要言不烦者,而列于下。...

http://qihuangzhishu.com/697/28.htm

切诊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之一。分脉及触诊两部份,这是运用指揣触觉,在病者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检查方法。脉常取病人腕关节后桡动脉搏动处。参见“脉”各条。“触诊”是对病人皮肤、胸腹及病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色块或其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qiezhen-1332.html

应用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闻、问、切,是外科辨病与辨证重要手段。内容虽有不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临床运用时必须相互参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和辨证。一、望诊望诊是通过医生视觉,观察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一种诊察方法,...

http://qihuangzhishu.com/80/11.htm

维一体才是中医完整辨治体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辨证论治特色无疑也是正确。但保持特色与“维一体”不矛盾,中医发展了,才有特色可言。 借鉴西医 丰富辨治理论,提高疗效需要 无论运用哪种辨治方法,都要通过、闻、问、切合参获取诊断资料,现代医疗手段发现了疾病,患者没有症状、体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750.html

尤重望、切,方治芳淡轻灵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绍派医家在临床诊察疾病时,特别重视中的和切。俞氏曾谓:“凡伤寒时病,须先观病人两目,次看口舌”,其后之何秀山、赵晴初、胡宝书、曹炳章等均然。他们认为“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目系则上入于脑,脑为髓海,髓之精为瞳子。凡病至危,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39.html

中医常见病_【中医宝典】

...“舌”是中医在疾病诊断上相当重要依据。人体内脏功能 坏,只要伸伸舌头,专家就能看出疾病端倪。中医看病注重、闻、问、切,舌是其中很重要一环。 最健康舌头应该是淡红色,舌苔薄且白,如同披覆着一层雾状薄纱。舌形应为长椭圆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38.html

余感悟》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灵活变通,终于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境界。全国名老中医九之年颜德馨教授题书名,并用小楷亲笔写了洋洋洒洒充满感情序文。颜老赞扬这本书:“体裁文字活泼,每一篇真实自然,每一篇都别具特色,其中蕴涵医理已臻化境。” 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65.html

望诊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之一。是运用视觉,观察病者神色、形态、舌象、大小便和其他排泄物等方法,对小儿还包括指纹。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angzhen-1395.html

中医是怎样诊病?_【中医宝典】

...一般常见脉象,就有28种之多,此外还有病情危险时才能看到怪脉等等。 、闻、问、切在观察疾病作出诊断过程中,都有它们各自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有人说中医看病,只是看看舌苔摸摸脉,这种说法很不全面,因为它把中医割裂开了。当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45.html

杨则民论脉_【中医宝典】

...中的“厂”字,读作AN,意思与“安”大体相同。 杨则民氏为近代著名中医,理论造诣很高。拙著《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曾有专节介绍。以下所引,是他对脉见解。杨氏所论或偶有不当处,但总体而言,笔者自觉不如杨氏认识精当。引文见杨氏遗著《潜厂医话》。...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0.html

共找到1,171,9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