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五行的认识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81.html

太极拳阴阳五行的关系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由此可见中医太极拳理论对于揭示宇宙的基本规律上看法是一致的。在中医理论中,讲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换,并且用这些规律来的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用其指导临床诊断治疗。而太极拳理论是以太极图为中心而推演...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67.html

五行配五脏 平衡关乎健康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有些人不相信中医,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不相信中医的基础理论,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 我认为,我们不妨从更宏观的意义上来理解古人创造五行学说的用意:天人合一学说是强调自然界的整体观念,是一元论;阴阳学说是强调一对一的双边关系,是二元论;而五行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30.html

五行学说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即所谓“五行大系”。五行大系还寻求和规定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统摄自然人事。人在天中,天在人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人交相生胜。五行学说认为大干世界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变化世界,宇宙是一个...

http://qihuangzhishu.com/44/7.htm

阴阳五行的关系_【中医宝典】

...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76.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微旨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有关五运六气的篇章,不仅首倡五运六气学说,而且对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等理论都有精辟阐述,其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功不可没。另一方面是医学理论的创新提高,如隋代巢元方等人的《诸病源候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7.html

五行星形图五方图各有所长——杨林森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转化的关系和四象四时的“亦时亦空亦性质”的关系,并且使中医学里的“天人合一”具体化为“时人合一”、“自然五方人的合一”,对于中医学五脏中脾土“分养四旁”而为后天之本的意义,也表达的更为直观,所以也有其合理性。 阴阳五行学说是两种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956.html

五行的生克乘侮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85.html

藏象学说的特点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五脏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统又外环境相通应,主要通过五脏的功能活动,调节着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总之,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将人体的内脏、形体诸窍和心理活动都归属于五脏,以五脏的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来阐释人体内环境及其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55.html

气功中医理论一致_气功基础_【中医宝典】

...南”取南方之火以补之,并含交通心肾之意;“寅时”对应手太阴肺经,肺属金,此时练功取五行相生中的“金生水”。五行学说在六字诀中的应用,可以说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首先,六字诀革新了古人五行五音的分属,弃角、徵、宫、商、羽,代之以嘘、呵、...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21.html

共找到264,7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