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存废经历百年之争 近代中国主张取消中医的始作俑者当推清末国学大师俞樾。1879年前后,俞樾提出了“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这是取消中医的滥觞。 近百年来,关于中医存废问题有3次大规模的争论。 第一次存废之争发生在北洋政府统治期间。...
...的又一次废存之争中,《健康周刊》以实际行动反驳“告别中医说”,放下存废之争,以实际行动为中医正名。 记者吕所知 2006年,一篇名为《告别中医中药》的文章在当年4月的《医学与哲学》杂志甫一发表,便激起千层浪,中医存废之争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 黄芪不能补,理甚易明,惟分量须有把握耳。” 病危曾请萧龙友处方 1916年5月27日,袁世凯病危,其长子袁克定邀请京城名医萧龙友到总统府为其诊断。萧龙友切脉后,断定袁的病为尿毒症,说道:“大总统患有因膀胱结石导致的尿毒症,这是早就知道...
...近两日,本报关于中西医之争的话题分别采访了方舟子先生和南京大学历史系李良玉教授,请他们表达对中医的看法。昨天,本报记者就有关问题,与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中国中医废医论的倡导者张功耀先生进行了对话。 江南时报:对于中医,您...
...扬弃之争。 关于对中医是“扬”还是“弃”的废存之争其实由来已久,但结果已经是明确的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提出废除汉医,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至今,日本开始“复兴汉医”。韩国在复兴传统医学方面不遗余力,我们经常能在韩剧里看到中医药、食疗法。 ...
...刘英锋 刘 敏(指导 熊曼琪 陈瑞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 《柴胡类方的运用规律,而且可由此看出,中医历来存在的“三焦实质”与“有名无实” 的理论之争,若能真正本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精神,紧扣辨证论治的要求,加以系统整理与临床印证,...
...,惟分量须有把握耳。” 病危曾请萧龙友处方 1916年5月27日,袁世凯病危,其长子袁克定邀请京城名医萧龙友到总统府为其诊断。萧龙友切脉后,断定袁的病为尿毒症,说道:“大总统患有因膀胱结石导致的尿毒症,这是早就知道的。可是我刚才号脉时发现,...
...诊断证明”,他们应该相信。不过当乱战正酣之际,美国的FDA说出这话也算比较及时了,尽管某种程度上,这也更能证明西医比中医强很多——“西医”的“诊断证明”在挽救中医。 其实和所有学科一样,中医需要学术争论,即使是比较极端的真伪科学之争。但中医...
...□ 郑洪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国文明历经裂变与再造,奔突和自守,号中医为“国医”以自尊、自强,却面临生死存亡艰难之变局。中医之路,在于“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层层烟云,直指当下。 1835...
...变法思想。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