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医学发展的相关性探讨_【中医宝典】

...科学试验相结合,是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本文谨就《易经》中医学发展的相关性做一初步探讨。 一、对中医阴阳学说的影响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贯穿《黄帝内经》一书始终的阴阳学说,直接来自先成书的《易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68.html

音乐养生阴阳、五行、七情_乐娱养生_【中医宝典】

...“音乐疗法”,亦称为“音乐养生”或“音乐医疗”。音乐疗法是一门涉及音乐学、心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而从源远流长的祖国文化中溯源音乐养生之旨,更能体验“乐者,心之动”,“乐者,德之华”之妙。 音乐养生阴阳 阴阳学说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425.html

中医和西医感冒治标治本_【中医宝典】

...、验尿,又是透视、拍片子,有时还要CT、核磁的一通检查,目的就是弄清引起感冒等疾病的病原体是细菌还是病毒。然后打针、输液,将病毒、细菌杀灭,这样一来,感冒病人发烧、咳嗽等症状也就消失了。而中医对疾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本”的认识西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839.html

中医传统文化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不明,落后于时代的错误认识的根源。 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也同样润泽了中医 儒家的“中庸思想”,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相互呼应,儒家的“仁义观”,孕育了中医道德的“大医精诚“思想。 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万物负阴而抱阳”,直接指导了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68.html

中医基础理论的含义构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的结构关系的一般机制。中医学家正是借用阴阳和五行学说认识生命及相关问题,分析归纳有关资料和信息,以建构中医理论体系。另外,元气论、阴阳及五行学说相伴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认识的理论,主要包括藏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3.html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由于阳虚,不能制约阴寒,可出现虚寒征象,即阳消阴长,“阳虚则寒”;阴虚,无力制约阳,可出现虚热征象,即阴消阳长,“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指体内的正气,特别是阴液阳气之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41.html

中医预防学的体系特色_【中医宝典】

...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中医认为,日月变化、四季更替、晨暮昼夜对人体气血阴阳的运行都有很大的影响。 2、形神合一预防观:形神的统一,是尽享天年的关键。精、气、神为人体三宝,故一要调养心神,二要调[1...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07.html

辨清阴阳是治病之本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医治病的道理。所以《黄帝内经》用了大量篇幅,阐述了阴阳学说,如《素问阴阳应像大论》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记得在上大学时,我的内科老师在讲课前给我们先说了一句话,“今后你们谁能把阴阳分清,就快...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852.html

认识中医的今昔未来_【中医宝典】

...斟酌《灵枢》、《素问》)。其中指责“阴阳五行”,认为“吾国一切学术皆蒙阴阳之毒,一切迷信皆受阴阳五行之弊”。将迷信上“占卜”、“堪舆”的“阴阳”,中医在临床应用上的“阴阳”混同一起;将古代的“巫医”指为“阴阳家”,硬说阴阳家即是中医学家等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61.html

阴阳五行的关系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46.html

共找到498,8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