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专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服务的医生 imperial physician 太医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国语辞典 供職於皇室內廷的醫生。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公元八世纪初,唐代本草学家陈藏器写的《本草拾遗》中所记载的动物药理实验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物药理实验。 所谓动物药理实验,是指为了弄清药物的性能,用动物进行试验。 《本草拾遗》中载:“赤铜屑主折疡,能焊入骨,凡六畜有损者,细研酒服,直入骨伤处...
...□ 邬时民 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 人尿是个“宝”。利用人尿制药,在世界上已有悠久历史。 普遍认为,最早利用人尿制药的先驱者是德国化学家布特南特。布特南特确实为世界现代人尿制药作出了杰出贡献。但是,世界上最早利用人尿制药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古代,...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时间的精心准备与策划,在2008年4月17日,由中关村e世界数码广场主办的“中关村e世界春季校园行”来到——中医药大学。此次“春季校园行”活动吸引了包括三星、SONY及苹果在内的十多家数码品牌代理商积极参与,活动内容包括...
...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笑语……”。当时经吏部尚书殷仲堪门下的医生给魏咏之做了缺唇修补手术,术后卒获全愈。可见我国远在公元四——五世纪已经掌握了兔唇修补术,这一记载是史籍中关于兔唇修补术的最早记载。 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中...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26年江苏吴县妇科名医王慎轩创办苏州女科医社,前后七阅寒暑,毕业学生4届约700人。1933年夏,改称为“苏州国医学社”。1934年冬改组为“苏州国医学校”,学制三年,课程21门。1937年7月抗战爆发,学校停办。该校...
...扩大,办学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199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 ——2000年,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了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校的办学实力得到进一步...
...针灸专门学校和针灸杂志。学生遍布国内各省以及东南亚各国。为弘扬中医针灸学术,发展对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1929年,承淡安在吴县望亭正式创办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是近代中医教育史上最早的针灸函授机构,公开招收全国各地的学员。通过印发教材,...
...时期开始出现由政府举办的医学教育机构。 《唐六典》卷十四注记载:“晋代以上,手医子弟代习者,令助教部教之。宋元嘉二十年,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至三十年省。”这说明早在晋代已有医官教习之设,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奏置医学教育...
...唐代一种医疗保健机构。这个机构内分设医学各科,除作为医疗保健外,也有兼管医学教育的。宋代把这种机构改称“太医局”,明、清则改为“太医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