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但也可能产生有害反应,类有害反应就叫作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
...自21世纪开始,2000年的苯丙醇胺(PPA)事件、2001年的西伐他汀(拜斯亭)事件、2004年的罗非昔布(万络)事件、2005年的米非司酮事件和口服避孕药事件,一系列重大的药源性事件不断,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多、受害人群更广、相关药品...
...从时间判断一看用药后数秒至数小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在接受药物后突然发生。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数分钟至12小时内。支气管哮喘也常是药物过敏反应的表现,多发生在用药后数秒至数分钟内。...
...不可轻易用抗菌素治疗,以免掩盖病症、贻误诊治。 (5)严禁把抗菌素当成预防用药。 (6)抗菌素在家庭使用以单品种为好,要合用时选择中草药抗菌消炎类为妥。 (7)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通常多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部轻度不适时不必停药...
...由于同一药物、同一剂量、不同的制剂共同使用时会引起不同的药物效应,所以选择适宜的制剂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 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1,目前状态是否有用药的必要。2,所用药物是否具有最佳治疗效果。3,用药时根据药物疗效...
...功能有限,使其在婴儿体内半衰期延长,而且排汇缓慢。所以,药物随乳汗进入婴儿体内,也常引起婴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对婴儿的危害程度与使用药物的种类、剂量、疗程的长短及婴儿的抵抗力有关。为了防止婴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哺乳的母亲生病用药...
...加强用药监护和应急抢救准备。多数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半小时至5小时之内,是监护的重点,应备好抗过敏及抗休克的药物。 此外,相关部门也要重视对中药质量标准的定性定量研究,尽快出台有关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国家标准,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
...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排泄、代谢、分布及其作用与青年人明显不同,并且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用药种类繁多,容易出现矛盾和不良反应,有时可使病情急转直下。加强对老年人尤其是重危患者的合理用药,是减少MOFE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5.肺部感染是...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与分类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药物不良反应(又称ADR)的定义是:“为了预防、诊断或治疗,给人使用一定的药物剂量后发生任何有害的非预期的效应”。药物不良反应系指: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人体出现因用药而引起的有害或...
...企业应做好对医疗机构和公众的教育工作 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要肆意夸大,使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因噎废食”,减少治疗的有效手段和机会;不要让不良反应毁掉一个好药品,一批好企业。有些药品对一定的人群产生不良反应是正常的,正如有的人吃鸡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