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_疫为戾气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方法进行治疗。六经辨证较客观地反映了“感寒”伤阳的病机变化,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则充分体现了温热伤阴的病变特点。至于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虽都是温病的辨证纲领,但三焦辨证是从纵的方面来划分所病的脏腑部位,重点概括了湿温病的病变过程、病机变化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4-12.html

什么是辨证_【中医宝典】

...是历代医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所不断创造的。除前面介绍的八纲辨证,主要还有: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等。病因辨证着重从证候分析入手判别病因;脏腑辨证主要应用于各种内伤杂病,是综合运用其他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62.html

_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疾病顺一定的次序。如伤寒阳经由表而里,从太阳传入阳明,或少阳。或阳经传入阴经(阴经是首太阴,末厥阴),均是顺。温病由上焦手太阴肺中焦足阳明胃,又传下焦足少阴肾、足厥阴肝。或由卫分传入气分、营分、血分等,都称“顺”。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unchuan-73.html

卫气营血辨证_中医辩证卫气营血_【中医宝典】

...【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心包证】 【血分证】 【卫气营血证的】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家叶桂(叶天士)在《内经》、《伤寒论》等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出的一种辨证方法。 卫气营血辨证将外感温热病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16.html

伤寒足不手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辨证与其他辨证有什么区别?最完善的辨证方法。当然,搞温病的肯定会强调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搞脏腑的会说只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才行,而我们搞伤寒的是不是就要王婆卖瓜呢?我想这个不完全是王婆卖瓜,你要有依据,有道理,不要光是感情用事。为什么六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45/69.htm

上焦病证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上焦病证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外感温热病的初期常表现为肺卫症状,属手太阴肺经。具有二, 顺则发展为中焦病证,逆则出现心包证。上焦病证主要是指温邪侵犯肺经及逆心包的证候,也包括头面、胸胁等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6.html

卫气营血辨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分为表证阶段,应鉴别不同的病因;气分为热盛阶段,应区别热邪是否结聚;如属湿热,则应区分热和湿的轻重;病邪深陷营、血分为伤阴引致内闭或出血的阶段,并须明辨心、肝、肾等脏的病变,由此从病因、阶段、部位、及病变程度确立辨证的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509.htm

病情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有一定之,有无定之。一定之,如伤寒太阳阳明,及《金匮》见肝之病,知肝脾之类。又如痞病变臌,血虚浮肿之类,医者可预知而防之也。无定之,或其人本体先有受伤之处,或天时不知,又感时行之气,或调理失宜更生他病,则无,病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5-5.html

辨证与病案_【中医宝典】

...辨证要灵活掌握,根据病证选择辨证方法,更要多种辨证方法联合运用,完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病理变化。 ◆ 外感病与杂病的辨证 从广义上讲疾病分为外感病与杂病两大类,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邪辨证等。适用于杂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61.html

六经辨证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寒。故一般不发热。六经病是东汉张仲景在(素问)六经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它又是外感热病过程某个阶段呈现的综合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六经中彼此有一定的有机联系,故发病可以“合病”、“并病”,也可以互相转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12.html

共找到116,9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