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著作。简称《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是《黄帝明堂经》的一种注本。为7世纪初(唐初)由杨上善注释改编而成。前十二卷论十二经脉腧穴;末一卷论奇经八脉。本书曾经唐太医署规定为学习针灸的主要课本。唐以后失传,现只存一卷(卷一),是根据日本发现...
...针灸著作。简称《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是《黄帝明堂经》的一种注本。为7世纪初(唐初)由杨上善注释改编而成。前十二卷论十二经脉腧穴;末一卷论奇经八脉。本书曾经唐太医署规定为学习针灸的主要课本。唐以后失传,现只存一卷(卷一),是根据日本发现...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是言风伤于表,则内应于肝,肝气乘脾,故为飧泄。《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是言风气通肝,春肝木旺,木胜脾土,故为洞泄;《针经》:"春伤于风,...
...无为之有益。”《墨子经》:“有閒中也。”《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史记·管晏传》:“从门閒而窥其夫。”《说文》:“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这里用为间隙之意。...
...唐·宝应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祐·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内经》文,但仅依惯例而仍其旧亦无不可。三、《素问》、《灵枢》的书名和传本《素问》之名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他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迄今1700 多年,《素问》之名未曾改变...
...医经著作。十卷。清·张琦注。刊于1829年。本书根据王冰注本的《素问》篇次,逐篇对原文重予注释。作者认为王冰旧注多“牵合附会”,故于注释中不取其说,主要参考黄元御《素灵微蕴》、章合节《素问阙疑》二书。其实张氏对王冰的批评欠公允。本书的贡献...
...之意。 2.啜:《墨子·节用中》:“饮于土塯,啜于土形。”《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荀子·非相》:“君子啜其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说文》:“啜,尝也。”这里用为饮、喝之意...
...医经著作。又名《灵枢注证发微》。九卷。明·马莳注。刊于1580年。本书是最早的《灵枢》全注本。书中《灵枢》原文悉依南宋·史崧传本,共八十一篇。但卷数则恢复《灵枢经》旧制,即则史崧的二十四卷,重新合为九卷。内容则根据《素问注证发微》的体例,...
...医经著作。又名《灵枢注证发微》。九卷。明·马莳注。刊于1580年。本书是最早的《灵枢》全注本。书中《灵枢》原文悉依南宋·史崧传本,共八十一篇。但卷数则恢复《灵枢经》旧制,即则史崧的二十四卷,重新合为九卷。内容则根据《素问注证发微》的体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