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课外练习说明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一、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说的练习,要求学生口头说出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既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58.html

借字的解释_借字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通假字,如借“公”为“功”,借“果”为“敢”,借“崇”为“终” interchangeability of words or characters 国语辞典 以同音字或近音字通用假借。 借貸財物的憑證,由出借人保存。...

http://hanwen360.com/c/20199.html

“颢”字的说文解字_说文解字颢的解释_说文解字颢的意思

...白皃。从頁从景。楚詞曰:“天白顥顥。”南山四顥,白首人也。胡老切〖注〗臣鉉等曰:景,日月之光明,白也。 白皃。漢郊祀歌曰:西颢沆碭。西都賦曰:鮮顥氣之清英。顥與㚖音義略同。从景𩑋。景者,日光也。日光白,从景𩑋,言白首也。按上文當云...

http://hanwen360.com/w/98A2.html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赏析_【古诗文大全】

...朝廷要高度重视人才。 该文与马说同是宣扬重用人才的文章。然而写法自有不同。作者在本文中匠心独运,用“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比喻“大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赞颂乌重胤慧眼识贤、善于荐拔人才;又用“私怨于尽取”反衬乌公“...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4589.html

通假的解释_通假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 interchangeability of words or characters 国语辞典 同音字或近音字相互通用或假借。古書常用通假字,可包括三種:一、同音通假。如借公為功。二、雙聲通假。如借果為敢。三、...

http://hanwen360.com/c/246924.html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全诗赏析

...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马说 原文如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1129.html

马说一词多义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的 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 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执策而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46.html

马说内容层次划分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才能的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开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论证的前提。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实际上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61.html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现象_【古诗文大全】

...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辅佐。 所以动心忍性。 忍,通“韧”,坚韧。这里作“使(他的性格)坚韧”。词类活用 生于忧患(生)名词作动词,...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1608.html

方山子传文言现象_【古诗文大全】

...通假字 1阳:通“佯”,假装 2傥:通“倘” 一词多意 1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 闻:交往/出名; 2余既耸然异之/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异:对……感到奇怪/与众不同的; 3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4609.html

共找到466,4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