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 《僖公十七年》 1、僖公十七年: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2、僖公十七年:夏,灭项。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桓公讳也。《春秋》为贤者讳。此灭人之国,何贤尔?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桓公尝...
...” 秋季,诸侯再次进攻郑国。宋殇公派人前来请求出兵相救,隐公推辞了。羽父请求出兵相会合,隐公不同意。羽父坚决请求以后便前去。所以《春秋》记载说:“翚帅师”,这是表示讨厌他不听命令。诸侯的军队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割取了那里的谷子便回来。 州吁...
...《僖公元年》 1 春秋: 元年,春,王正月。 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 夏,六月,邢迁于夷仪,齐师,宋师,曹师,城邢。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 楚人伐郑。 八月,公会齐侯,...
...同。 晋人执邾子。 公至自伐齐。《春秋》之义,巳伐而盟。复伐者,则以伐致。京城北之类是。○复,扶又反,下及注皆同。盟不复伐者,则以会致。会于萧鱼之类是。祝柯之盟,盟复伐齐与?怪不以会致。○与音馀。曰,非也。不复伐齐。然则何为以伐致也?曰,与...
...取长葛。 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 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艸既》,况不礼焉?郑不来矣!」 ◇隐公七年 【经】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
...◎成公起元年,终八年 [疏]《鲁世家》:成公名黑肱,宣公之子。以周定王十七年即位。《谥法》:“安民立政曰成。”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无冰。终时无冰则志,此未终时而言无冰,何也?言终寒时无冰,当志之耳。今...
...。 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昭公八年 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乡曰陈公子招,今曰陈侯之弟招何也?曰尽其亲,所以恶招也。两下相杀,不志乎《春秋》,此其志何也?世子云者,唯君之贰也。云可以重之存焉,志之也。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
...也。非常曰观。 [疏]传“非常曰观”。○释曰:复发传者,嫌观鱼、观社异,故发之也。《春秋》之例,常事不书,视朔既书,而范云常事,谓视朔者,视朔之礼,实是常事,但公废之,即为非常,故书之。 观,无事之辞也。言无朝会之事。○朝,直遥反。下同。...
...《襄公元年》 1、襄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2、襄公元年: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宋华元曷为与诸侯围宋彭城?为宋诛也。其为宋诛奈何?鱼石走之楚,楚为之伐宋,取彭城以封鱼石。鱼石之罪...
...之辞,所以奖大霸功而勉盛德也。”事或然矣。鲁虽复非大,《春秋》以鲁为主,鲁若与会,必书公。但鲁亦不至,故不书之。或以为鲁公亦在,举大以包之,故不得以鲁为主耳。 冬,十月,不雨。不雨者,勤雨也。言不雨,是欲得雨之心勤也。明君之恤民。○勤如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