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名针灸人才。就是在动乱的“文革”期间,她也克服许多困难,聘请一些当地著名医师创办了南宁针灸大学和南宁针灸研究所,对新针灸疗法在广西的推广,改变广西民间医疗落后状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朱琏像 针灸疗法实验所 朱德为《新针灸学》题词《新...
...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项目 1957年 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科教研组编《针灸学讲义》,是1961年统编教材《针灸学讲义》的前身。 1958年 张协和等应用经络测定仪测定经穴皮肤电阻,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经络测定”的工作。 1958年 上海第一...
...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名静,晚年自称玄晏先生。西晋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县朝那镇)人。著名医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着,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皇甫谧幼年时父母双亡,便过继给了叔父,由叔父叔母抚养成人。他在...
...□ 单健民 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 目录,是指一书的篇章或群书经过整理,登记之书名。余嘉锡《目录学发挥》称:“目谓篇目,录则合篇目及叙言也”。在我国目录学史上,专科目录的产生,先于系统目录。最早的专科目录,除公元前二世纪杨朴《兵录》外,就是...
...①指供针灸教学所用铜铸的人体经脉腧穴模型。最早铸制铜人为北宋针灸学家王惟一。②书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简称。详该条。...
...国际标准。当年10月,WHO在马尼拉召开“针灸腧穴定位”第一次非正式会议,共有9个代表国参加。2006年11月初,WHO又在日本筑波市召开了国际会议,中日韩三国针灸学界代表在会上基本达成一致,即统一参照针灸学的古典著作,以中国的《针灸甲乙经》...
...经籍散亡之后,以上各书尚未残缺,得以搜罗纂辑。着为《甲乙经》十二卷,垂示后人。至今学针灸者,能知某经有若干穴,某穴确在某处,某病宜取某穴,及各穴应如何下针,皆以《甲乙经》为根据,除此以外,更无可考。是以《甲乙经》之有功于医,直与《内经》、《...
...《新针灸学》经穴图。 作者:朱琏(1900~1978) 版本:1954年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书目》,董恂的《古今医籍备考》,邹澍的《医经书目》等。但这些书目,均已亡佚。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目录,就是明末殷仲春的《医藏书目录》。又名《医藏目录》。 殷仲春,字方权,号东皋子.浙江秀水(嘉兴)人。生平主要活动在明万历至崇祯年间.博学多闻...
...针灸甲乙经》以后对腧穴学的又一次历史性总结,是针灸学发展史上一件承先启后的大事,对针灸学发展的意义相当重大。它结束了两晋、南北朝、隋、唐初期间腧穴出现的纷杂局面,使经络腧穴理论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发展,为启发后人,开办针灸教育,推广针灸医学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