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一老子的物是什么东西_道家_【文学360】

...很严重的拿着鸡毛当令箭吗?比如,庄子的话,十之八九为“寓言”,“寓言”一词最先出自庄子。近代日本翻译西方文化,将那些幻想假托的故事,便借用“寓言”一词做代表。结果现在年轻人不懂,以为寓言就是文学家凭空幻想、所创作出来的东西,如伊索寓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1.html

老子第二流水行云永不居_道家_【文学360】

...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本义来看老子所说的,完全相同于周文王、周公(姬旦)、孔子等祖述传统文化的思想。在周易的卦、交辞中,再三申述宇宙的一切法则,始终不离循环往复的因果定律。 有与无,是彼此互为因果,相生互变的。它的重点,在相生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6.html

老子人为神的守护人_道家_【文学360】

...话虽这样,可是后世一般修炼玄宗的神仙丹道派的人们,却把老子的“谷神”之说改头换面,拉到道教的黄庭内景经里面,配合上古医学的黄帝内经等原理,把人身的头脑、心脏、小腹等体内的机能,各个派了一个守护的神人,配合天地日月时间空间方位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2.html

老子第二十四投鞭断流的苻坚_道家_【文学360】

...,有体有用,道体在形而上的自然,道用却在万物万事,平常日用之间。因此,的道,也正如孔子的门人曾参所著大学一书中所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不能离开此道。 因此,老子前后所说的知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在体而言,有同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5.html

老子贤与不贤的君子小人之辨_道家_【文学360】

...,未必非此人也。 晓事,是唐宋时代的白话,也就是现代语“懂事”的意思。张南轩对宋孝宗建议,要起用懂事的人,并非只用办事而不懂事的人,的确是语重心长的名言。也是领导、为政者所必须了解的重点。 一是明人冯梦龙自叙古今谭概所记昔富平孙家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8.html

第二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是也。“甚,尤安乐也,从甘从匹。匹,耦也。”朱骏声曰“按甘者饮食,匹者男女,人之欲存焉,故训安乐之尤。” 「音韵」此江氏韵读随、吹、羸、堕韵(歌部,吹音磋,羸音罗,堕,平声)。奚侗“羸”,从范本作“剉”,随、吹、剉、堕为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5.html

老子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_道家_【文学360】

...至于由老子后半段所引起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无为之治的政治思想,在以往的历史上,常被误解,乃至被有些领导一个时代的帝王位,有意或无意地歪曲它的作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7.html

老子风箱式的说话艺术_道家_【文学360】

...,于是误认为动态即是存在,而不承认返有还无的静态也是存在的另一表相。所以“天地之间,其犹橐囗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囗”,是旧式农业社会用作鼓吹通气的工具,俗话叫做风箱。也就是淮南子本经所说的“鼓橐吹捶,以销钢铁”的冶炼...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0.html

老子第二十只是同流不下流_道家_【文学360】

...因此,老子“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有些人学道家学坏了,故意装糊涂,却走了样,弄巧成拙,反而坏事。所以,这种外昏内明的功夫,不是随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9.html

老子道家与法家的辨贤_道家_【文学360】

...帝王。如果人主不“尚贤”,韩非又向哪里去卖弄自己的贤能呢? 且让我们再来看看前汉时代,崇拜道家学术的淮南子,提出了与法家主张相反的意见,如“乌穷则啄,兽穷则触,人穷则诈。峻刑严法,不可以禁奸。” 淮南子这里所提出的相反道理,正如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9.html

共找到736,6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