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三十二评析

...,与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学讨论集20页)我们知道,道德经里所讲的“道”,就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道”是永恒的,既如无名之朴,是极幽微的;而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运动的客观规律。张松如老子的所谓“道”...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4.html

老子急流勇退的类型_道家_【文学360】

...陶弘景,更加小心谨慎。葛洪便早早抽身,自求出任为勾漏令,以宦途当隐遁,暗暗修所认为的仙道以终。陶弘景则及早挂冠神武门,悠哉游哉,造成“山中宰相”的局面,作的洞天真诰,自在精神领域了事。 到了隋唐之间,文中子以儒佛道三家通才的学养,讲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8.html

老子半个芋头十年宰相_道家_【文学360】

...。 李泌到了成年的时期,非常博学,而且对易经的学问,更有心得。经常寻访嵩山、华山、终南等名山之间,希望求得神仙长生不死的方术。到了天宝时期,玄宗记起的幼年早慧,特别召来讲老子,任命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因而与皇太子兄弟等非常...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4.html

老子养气与修心_道家_【文学360】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尽心篇) 孟子首先指出养气修心之道,虽爱好其事,但一曝十寒,不能专一修养,只能算是但知有此一善而已。必须要在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验,方能生起正信,也可以才算有了证验的信息。由此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0.html

老子中外历史上的悲剧_道家_【文学360】

...在富贵贫贱之际,这一类的人生经验典故,多到不胜枚举。现在我们姑且摘取数则就反面发挥的诗文,以发人深省。 仔细体会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宋、辽、金、元时期几首名人的诗,便可了解老子本章有关人生哲学的深意。也许这些作品未免过于悲观低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6.html

老子现代化好人与老人的表扬法_道家_【文学360】

...讨论。而且在作用方面,所谓老庄的“道”,都是出世的修道,和入世的行道,相互掺杂,应用无方,妙用无穷,甚至妙不可言。所以,读老庄如读孙子兵法一样,所谓“运用之妙,在乎一心”。那么,要想把老子的内涵,完全表达出来,是很费事的。尤其在入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0.html

老子·德经·三十九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杨兴顺“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天得一以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1.html

老子第二有无相生_道家_【文学360】

...,究竟属于物质?或是物理功能的作用?便又牵涉到另一问题上去了,暂且不说。在道家中,比较接近理论物理思想的,应当以五代谭峭的化书为首。其中的道化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 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4.html

老子十六芸芸众生的命根_道家_【文学360】

...露出一点道的曙光,马上笔锋一带,又转回去了。如同打太极拳一样,看似一拳打过来,却又缩回去,你不打嘛,等一下那只手又从另一边攻来,难以提防,挡也挡不住。这是道家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精神。老子这本书的编述也是这样,因此接着又明道体作用的现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1.html

老子到孙子-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由老子到孙子-出自老子 老子一书,原著不过五千言,可以,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 它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几千年来,大家都在研究老子,而有研究著作流传下来的,古今名家的著作,有数十家之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7.html

共找到709,5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