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三非人力所及因果变灭律_道家_【文学360】

...大多数人,就根本不相信形而上者有一个自然之道存在,同时也不相信现象界中的自然因果定律。所以“有不信焉”!真是无可奈何! 总之,读老子不要把它一句句地读,你如果分开来一句句地读,倒不如干脆把它写成书笺,当格言看好了。你要完全了解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3.html

老子第九富贵难保反面文章_道家_【文学360】

...”式老子格言。 首先“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可作两个层次来理解它 (一)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世间,就能优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5.html

老子第五正言若反_道家_【文学360】

...为了重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及后面“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等一贯涵义,且让我们引用庄子·外篇(月去)箧篇中所的话,便可了解老子当时所以菲薄圣人讥刺仁义,都是为了世间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9.html

老子第四汉文帝、康熙、郭子仪_道家_【文学360】

...开建清朝统一局面。以十多岁少年,处在内有权臣、外有强藩局面,而能除鳌拜,平三藩,内开博学鸿词科以网罗前明遗老,外略蒙藏而开拓疆土,都自然而然地合于老子“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法则,深得老子妙用。因此,特地颁发...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1.html

老子第十三宠辱谁能不动心_道家_【文学360】

...世间相,何足为奇。我们幼年课外读物昔时贤文中,便有“有酒有肉皆兄弟,患难何曾见一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不正是成年以后,勘破世俗常态预告吗?在一般人来说,那是势利。其实,人与人交往,人际事物交流,势利是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4.html

老子第二十五好不容易自然_道家_【文学360】

...真谛。 那么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确实含义又是如何呢?答案很简单,“自然”二字,从中国文字学组合来解释,便要分开来讲,“自”便是自在本身,“然”是当然如此。老子所说“自然”,是指道本身就是绝对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9.html

老子·道经·第十六评析

...“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司马迁“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很扼要概括。“静”与“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作用。再说“归根...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7.html

老子第三现代化好人与老人表扬法_道家_【文学360】

...讨论。而且在作用方面,所谓老庄“道”,都是出世修道,和入世行道,相互掺杂,应用无方,妙用无穷,甚至妙不可言。所以,读老庄如读孙子兵法一样,所谓“运用之妙,在乎一心”。那么,要想把老子内涵,完全表达出来,是很费事。尤其在入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0.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三评析

...杨兴顺“‘盗夸’之人过着奢侈生活,而人民却在挨饿。按照老子学说,这类不正常情况是不会永远存在下去,人类社会迟早会回复它自己最初‘天之道’。老子警告那些自私统治者,他们永远渴望着财货有余,这就给自己伏下极大危机。‘祸莫大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5.html

老子第二十一春秋时代南北文学境界_道家_【文学360】

...文化思想,就与南方不同,北部人们,行为笃厚,气质浑厚。南方出来人物,像卡特就很有问题。这很奇怪,只由于东、南、西、北地区方向差别,冥冥中影响山川人物以及文化异同问题,和易经象数法则又大有关系。 老子,在“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2.html

共找到1,101,7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