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首分外感内伤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医院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曰甚哉!阴阳之,不可不详也。”这里的阴阳二字,即为内外,也即内伤与外感。 我们可以想象,东垣老人在提笔著书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内伤和外感,他要告诉后人,首先要分清内伤和外感。为什么要分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269.html

经方治重症 药量须适宜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救治心系重的主要特点就是重用附子。李老治疗重症,如救治心力衰竭、呼吸、循环衰竭等,为启动真阳,回阳救逆,附子用量常常在100克以上,挽救了不少急危重症及疑难病患者。 实际上,几千年来,中医发展核心问题之一就是量效关系。伤寒论经方药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749.html

桂枝新加汤_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且同房后明显加剧。遂复来就诊。足跟疼痛,腰脊酸楚,劳则加剧,休息可缓,肾虚之症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督脉发源肾经过,三阴虚热足跟痛。”补肾一法,固非朝夕可望获益,然滋填三月,总应少效。其效不显者,必有伏因也。观形察舌,无特殊...

http://qihuangzhishu.com/115/308.htm

桂枝新加汤(足跟痛)_实验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且同房后明显加剧。遂复来就诊。足跟疼痛,腰脊酸楚,劳则加剧,休息可缓,肾虚之症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督脉发源肾经过,三阴虚热足跟痛。”补肾一法,固非朝夕可望获益,然滋填三月,总应少效。其效不显者,必有伏因也。观形察舌,无特殊...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zhengshiyanlu/115-76-1.html

清代医学的成就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成就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出现了多种门类优秀的妇产科著作,它们代表了当时妇产科学的发展水平。 清代综合性妇产科著作。其中的妇科心法要决是乾隆年间,吴谦等奉政府之命所编辑的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的一部分(第44~49卷)。书中论及的妇产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5.html

经方派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方载有经方十一家,内容包括痹、疝、瘅、风寒热、狂癫、金疮、食禁等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一些汉代以前的临床医学着作。后世医家称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着作中的方剂为经方,其立方用药的法度比较严谨。医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32.htm

经方实践点滴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辨证为“心胃郁火,胃气不和”,用栀子厚朴汤治之:栀子10克,厚朴12克,3剂而愈。 本例患者屡用泻下之药,致热邪内入,上冲胸中,故见心烦懊憹,失眠,卧起不安。胃气失和,故见腹胀伤寒论指出: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8724.html

从剂量比看经方应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在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中是该有便溏,还是便结”之类的临床问题上陷入无用的争论。 研究经方剂量有得 笔者一直致力于带剂量的经方类方歌括的编撰,在不断推敲中获益良多。在此将编柴胡类方歌括时所得略述如下: 1.柴胡类方根据柴胡的用量可以分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911.html

经方派_医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方派指立方用药的法度比较严谨的一派医家。 【经方派】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方载有经方十一家,内容包括痹、疝、瘅、风寒热、狂癫、金疮、食禁等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一些汉代以前的临床医学着作。后世医家称伤寒论金匮要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76.html

经方治喘效快捷 方证辨识是关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冯学功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师承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提出伤寒论属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他专注于经方研究,善用经方治疗内、妇、儿、外科等病,药简而效彰。 我在跟随冯世纶教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480.html

共找到477,62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