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月二日取归,遂为此戏。此讹说也。大凡月尽为穷,月新为富,每月皆然,而聊以岁首举行之故,正月晦送穷,而二月二日迎富也。即如寒食禁火,托之介子推,五日竞渡,托之屈原,皆俗说耳。《福州志》。载闽中以五月四日作节,谓闽王审知以五月五日死,故避之...
...《史论·辨奸论》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疏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昔者羊叔子见...
...方朔三冬:即东方朔。汉代东方朔曾上疏说:“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阵战之具……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也。”哀箋:乐羊七载事出自《后汉书列女传》。朔自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
...为《易传》未成。读其书者,则其人之所存可知也。明允为人聪明,辩智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颇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二子,轼为殿中丞、直史馆,辙为大名府推官。其以明允之丧归葬于蜀也,既请欧阳公为其铭,又请...
...《洪范论·洪范论叙》苏洵 《洪范》其不可行欤,何说者之多,而行者之寡也?曰:诸儒使然也。譬诸律令,其始作者非不欲人之难犯而易避矣,及吏胥舞之,则千机百阱。吁!可畏也。夫《洪范》亦犹是耳。吾病其然,因作三论。大抵斥末而归本,褒经而击传,刬磨...
...国者之患,尝由辨之不早,子言之,知风之自,见动之微,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至于此!尝试评之,定天下之臧否,一人而已。所著《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易传》三卷。初,君将游京师,过益州,与仆别,且见其轼、辙及其文卷,曰:“二子者将従乡举,可哉...
...诗》、《书》、《春秋》及三国以来所载亏食,无不合焉者。合于既往,则行之悠久,自可无弊矣。 《诗》、《书》所载日食二事 《书·胤征》:“惟仲康肇位四海。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 今按《大衍历》作仲康即位之五年癸巳,距辛巳三千四百八年,九月...
...杜甫和李白友情甚笃,他闻听李白被朝廷放逐的消息后,十分叹惋,便创作了一些思念、称颂李白的诗篇,《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便为其中一首。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夏历七月,杜甫自成都送严武入朝,至绵州(今四川绵阳市),正值剑南兵马使徐知道作乱。于是...
...开头,因为《甲寅》不足称为敌手,也无所谓战斗。倘要开头,他们还得有一个更通古学,更长古文的人,才能胜对垒之任,单是现在似的每周印一回公牍和游谈的堆积,纸张虽白,圈点虽多,是毫无用处的。 鲁迅。八月二十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
...《经史释题》二卷 颜师古《刊谬正俗》八卷 李涪《刊误》二卷 《九经要略》一卷 《叙元要略》一卷 《谥法》三卷 《六家谥法》二十卷范镇、周沆编 程颐《河南经说》七卷 又《五言集解》三卷 苏洵《嘉佑谥法》三卷 《皇佑谥录》二十卷 杨会《经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