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是写信去打听寓杭的H君〔4〕,前天得到回信,说确有人见过这样的一个人,就在城外教书,自说姓周,曾做一本《彷徨》,销了八万部,但自己不满意,不远将有更好的东西发表云云。 中国另有一个本姓周或不姓周,而要姓周,也名鲁迅,我是毫没法子的。但看...
...和四五个文士,新闻记者是中国的六人,英国的一人,白俄一人,此外还有照相师三四个。 在后园的草地上,以萧为中心,记者们排成半圆阵,替代着世界的周游,开了记者的嘴脸展览会。萧又遇到了各色各样的质问,好像翻检《大英百科全书》似的。 萧似乎并不想多...
...至今也还有正在缠脚的么?还是以为中国人都已经自己催眠,觉得全国女人都已穿了高跟皮鞋了呢? 这不过是一个例子罢了,相像的还多得很,但恐怕不久天也就要亮了。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北斗》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冬华。 〔...
...出版,这是和将这寂寞的书带到书斋里去的读者诸君,我都真心感谢的。 一九三五年六月九日灯下,鲁迅。 【注解】 〔1〕本篇最初印入《中国小说史略》日译本。该书于一九三五年由日本东京赛棱社出版。参看本书《后记》。 〔2〕增田涉(1903—1977)...
...1、《论“旧形式的采用”》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2、《脸谱臆测》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3、《且介亭杂文》附记 4、《连环图画琐谈》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5、《中国语文的新生》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6、《寄<戏>周刊编者信》...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致《文学月报》编辑的一封信起应〔2〕兄: 前天收到《文学月报》第四期,看了一下。我所觉得不足的,并非因为它不及别种杂志的五花八门,乃是总还不能比先前充实。但这回提出了几位新的作家来,是极好的,作品的好坏我且不论,...
...中国的汉族人,包括契丹、女真、高丽等族;最后为南人,即南宋遗民。 〔9〕上海现代书局原说要出版曹靖华所译的苏联小说,但又将他的译稿搁置起来,后由鲁迅索回编成《苏联作家七人集》。 ...
...大家降一级试试看 《文学》第一期的《〈图书评论〉所评文学书部分的清算》〔2〕,是很有趣味,很有意义的一篇账。这《图书评论》〔3〕不但是“我们唯一的批评杂志”,也是我们的教授和学者们所组成的唯一的联军。然而文学部分中,关于译注本的批评却占了...
...《守常全集》题记 我最初看见守常〔2〕先生的时候,是在独秀先生邀去商量怎样进行《新青年》的集会上,这样就算认识了。不知道他其时是否已是共产主义者。总之,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诚实,谦和,不多说话。《新青年》的同人中,虽然也很有喜欢明争暗斗,...
...这也是对于更新和更好的“将来”的督促和信仰。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日上海《北斗》月刊创刊号,原题《牺牲——德国珂勒维支木刻〈战争〉中之一》。关于鲁迅选载木刻《牺牲》的用意,参看《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