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位于手掌部,第一掌骨基底桡侧缘内一寸处(即位于鱼际穴内一寸)。左右手各1穴。主治病症:气促,气攻,咽喉肿痛,齿痛,扁桃体炎。备考:《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板门,在指节下五分……。板门推向横纹主吐。横纹推向板门,主泻。”...
...定位:位于手背正中央,即腕背横纹至第三掌骨小头联线之中央。左右手各1穴。主治病症:急、慢性胃肠炎,掌指麻痹,五指不能曲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疼痛。备考:《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
...余少壮多病,旋即弃儒业医,研究《内》、《难》、《伤寒》诸书,固非谙于小儿各科者也。然以幼科之求治者,余每以延医大人之法治之,亦恒着效。是小儿之柔嫩脏腑,除不堪消受重剂药外,未始与大人相异者矣。惟以儿性各殊,有可服药与不可服药之区别,余以...
...推拿专着。又名《小儿推拿秘要》。二卷。明·周于蕃辑注,书成于1612年。后经清·钱汝明(1776)予以参订重刊。上卷为诊法及手法总论;下卷列各种病证的推拿治法处方、推拿穴位图、手法图等。书后附有钱汝明《秘传推拿妙诀补遗》一卷,其内容为手法...
...推拿专着。又名《小儿推拿秘要》。二卷。明·周于蕃辑注,书成于1612年。后经清·钱汝明(1776)予以参订重刊。上卷为诊法及手法总论;下卷列各种病证的推拿治法处方、推拿穴位图、手法图等。书后附有钱汝明《秘传推拿妙诀补遗》一卷,其内容为手法...
...推脾、大肠经为主,重在调整脾胃功能,使水湿得化,水谷变为精微。清小肠增强其泌别清浊功能。揉外劳宫《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指出:“止泻用之”。“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板门穴可治呕吐、泄泻、胃痛、腹胀...
...临床应用按摩法的基础上,撰写了大量有关儿科按摩著作,如《陈氏小儿按摩经》(为杨继洲收入《针灸大成》中)、《小儿推拿秘旨》、《小儿推拿仙术秘诀》等。《陈氏小儿按摩经》(1601)用歌诀形式,介绍了小儿常见病证的按摩推拿的理论和方法。特别对掐法、...
...。”③推拿部位名。用于治疗心气冷痛等症。《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谓位于总筋穴与天河水穴之间,《小儿推拿广意》谓位于无名指中节的腹面,《幼科铁镜》谓位于中指中节的腹面,《推拿仙术》谓位于中指指骨近端的腹面。...
...作者:熊应雄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卷上 总论 指南赋 入门察色 五视法 面上诸穴歌 小儿无患歌 调护歌 入门候歌 入门试法 四十九脉图解 详解脉纹 辨色歌 五指冷热歌 审候歌 脉法歌 闻小儿声音 辨小儿五音 阳掌...
...明代医家。好学博览,曾游学湖北襄阳,得赵某授以救婴秘术,后潜心研究之,遂精医术,尤长于儿科推拿术。泰昌元年(1620年)将己之推拿经验整理成《推拿秘旨》四卷,详述儿科诊法、推拿手法及穴位,内附推拿手法图。该书存于徐赓云之《味义根斋偶钞》。...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