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用,以告世之误用香燥药者。(炳章)按∶凡痰瘀袭络胁痛,肝郁血瘀,痰凝疝瘕,宜用叶氏辛润通络法,合金铃子散,为最效,以通化为要,此方粘补,恐非所宜。学医宜慎《程杏轩医案》,历叙生平治验,颇有心得。惟治张汝功之女暑风,用葛根、防风等药,遂致邪陷...
...注《伤寒》者无虑数十家,皆以为专论伤寒之书,故恒支离附会,不适于用。公指出为统论外感之书,觉《伤寒论》之全体俱现,此与尧封之见相同者。风伤卫证全似伤寒,但时时自汗而脉浮缓。误治亦有变证,若不治则历半月或一月仍系本证,不见传变,投以轻剂...
...(1844-1926年)清末民国间医家。字耕霞,江苏江阴人。初习举子业,好诗文,攻经史,后从名医王旭高学医。后在苏州药店学徒,后移居常熟悬壶,医术精进,医德高尚。尝辑《新编汤头歌诀》,另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论》等,另整理《王旭高...
...(一九三四年九月)发表的《有不为斋随笔·辜鸿铭》中,吹捧辜鸿铭的“蛮子骨气”,说“此种蛮子骨气,江浙人不大懂也。” 〔2〕 辜鸿铭(1856—1928) 字汤生,福建同安人。曾留学英、法、德等国,回国后任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多年。...
...医论著作。四卷。清·龙绘堂撰于1882年。本书主要以歌诀体裁论述多种病证的治疗经验。作者注重实践,不泥古说,文字浅近。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学医启蒙读物。由于见证即录,未经条理,故内容较为庞杂。现存石印本,又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医论著作。四卷。清·龙绘堂撰于1882年。本书主要以歌诀体裁论述多种病证的治疗经验。作者注重实践,不泥古说,文字浅近。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学医启蒙读物。由于见证即录,未经条理,故内容较为庞杂。现存石印本,又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综合性医书。又名《人子须知》。四卷。清·何梦瑶撰于1872年。卷一为望、闻、问、切四诊;卷二方剂汇辑;卷三、四本草药性。全书以歌赋为体裁,通俗流畅,颇易记诵。堪为学医入门读物。现存两种清刻本。...
...综合性医书。又名《人子须知》。四卷。清·何梦瑶撰于1872年。卷一为望、闻、问、切四诊;卷二方剂汇辑;卷三、四本草药性。全书以歌赋为体裁,通俗流畅,颇易记诵。堪为学医入门读物。现存两种清刻本。...
...清代医家。字吉人,号尚友山人。天津人。一说鸳湖(今浙江嘉兴)人。贡生,有文名。因其兄为庸医所误,遂学医,于瘟疫尤有体会,活人甚众。撰《补注温疫论》四卷(1784年)。又着《素问解》、《灵枢解》,惜未能传世。...
...霍乱论》(王世雄撰)、《潜斋简效方》(附《潜斋医话》,王世雄辑)、《柳洲医话良方》(魏之琇辑)、《女科辑要》(沈尧封辑,徐政杰补注)和《重庆堂随笔》(王学权撰,王国祥注)。十四种本除上述八种外,另有《四科简效方》(王世雄辑)、《古今医案按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