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_铜人针灸

...:应为“荥”),所注为俞,所过为原,所行为,所入为合,此针之大也。春刺井,夏刺营,仲夏刺俞,秋(按:据难经。七十四难,当缺“刺”两字。),冬刺合也。 营(按:应为“肺”)出少商为井,手太阴也,流于鱼际为营(按:误,应为“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2.html

诊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罗东逸曰∶云∶微妙在,不可不察。古今察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之诊法甚详,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病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诊道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盖由不知为胃气之本源,其...

http://qihuangzhishu.com/631/32.htm

诊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注云:“素问作厥。”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手太阳上头,故头痛也。心脏、小肠腑二病也。后之三皆有入脏,略而不言也。平按:此一段甲乙作“胸中痛、支满、腰脊相引而痛,过在手少阴、太阳。”注引素问本书同。夫...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6-1.html

温病解_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则象其肺脏之有所载也。肺在躯壳内四脏上,正在半表里之次,邪着于此则缓,故去来平,初终匀,其人当喑。喑者肺载邪而气实无声也。欲邪之散,仍须从汗出。设汗之不汗,则邪着固而肺将烂若萎矣,在不治。脉经卷七热病肺不喘三条,义实如此。凡云不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0-23.html

苏轼集第九十五卷(八十首)_诗词_【文学360】

...。 口诵南无阿弥陀,如日出地万国晓。 何况自舍所受用,画此圆满天日表。 见闻随喜悉成佛,不择人天虫鸟。 但当常作平等观,本无忧乐寿夭。 丈六全身不为大,方寸千佛夫岂小。 此心平处是西方,闭眼便到无魔娆。 药师琉璃光佛(并引)苏轼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06.html

四时体_四圣心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地之气,生长于春夏,收藏于秋冬。人天地同气也,阳气生长,则浮升,阴气收藏,则沉降。是以春之升,夏之浮,秋之降,冬之沉。素问·要精微论: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之上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sishengxinyuan/1296-16-5.html

四时皆有伤寒说_吴医汇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者,举一以名书,一百一十三方,果皆治寒之剂哉?犹鲁史错举四时而名春秋也。窃谓伤寒一证,不特霜降以后,春分以前有之,即三时皆有之,不过因时易名,春温、夏暑,其证治已全具于三百九十七中,在学人能通其变耳。是伤寒实备六气之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wuyihuijiang/750-11-5.html

诀_中风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谨摘其要如左。一曰经脉诊法,即手足阴阳十二经也。外病必先起于经脉,内病亦必发现于经脉,故为诊病第一要。经脉有三阳,可以审卫气,以卫气盛于阳经也。经脉有三阴,可以察营血,以营血盛于阴经也。内经取结喉旁人迎穴为阳明,以候三阳及卫气,取...

http://qihuangzhishu.com/277/12.htm

丹医秘授古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道门丹医秘授古的故事 一、关于丹医秘授古的抄本 二、丹医秘授古的内容 丹医秘授古 前言 太渊第一以穴名也。 离经脉第二 守灵第三 趺阳脉第四 人迎气口第五 青龙脉第六 太冲脉第七 龙曜脉第八 神阙第...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index.html

在线阅读

...此言曰:“诚然,姓张者姓王姓李自是不同。”离骚曰:“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椒兰类姓张者。 十五 惧内 一人被其妻採打,无奈钻在床下。其妻曰:“快出来。”其人曰:“大丈夫说不出去,定不出去。” 曰:每闻惧内者望见妇人,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883.html

共找到600,82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